正文 第16章 虛實篇(1)(2 / 3)

依我所看,越國的兵力雖然眾多,但對它爭取戰爭的勝利會有什麼幫助呢?

所以說,勝利是可以造成的,敵人雖多,也可以使它無法與我爭鬥。所以通過分析判斷可以知道敵我雙方的優劣,通過挑動可以知道敵人的活動規律,通過偵察可以了解哪裏為死地,哪裏為生地,通過實際較量可以知道敵我雙方的實力強弱。所以部署兵力的最高程度,是看不到任何形跡;看不到形跡,即使有深藏的間諜也無法刺探我軍的底細,智謀多端的敵人也無法對付於我。運用多變的戰術引導士兵奪取勝利,即使把勝利擺在人們麵前,人們也無法了解。人們隻知道我取得勝利的態勢,卻不知道我造成這種態勢的方法。所以每次作戰勝利都不是重複舊的方式,而是適應不同的態勢而變化無窮。

兵力的部署好像流水,水的流動從高向低,進攻敵人總是要避開敵人堅實之處而進攻薄弱之處。流水的方向是由地勢的高低所決定的,軍隊作戰也是根據不同的敵人而決定勝利。所以,軍隊作戰沒有固定不變的態勢,流水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形狀。能夠根據敵人變化而取勝的,叫做“神”。所以五行相生相克沒有固定常勝,四季變化也沒有哪一個固定的位置,白晝有長有短,月亮有圓有缺。

致人而不致於人

主動權

在激烈的競爭中,明智的經營者絕不跟著對方的指揮棒圍轉,與強者爭一時之高下。如果對方推出一種市場看好的新產品,自己也馬上去生產同類產品,看上去是針鋒相對,實際上自己已落後一步,已被別人所調動。麵臨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是以逸待勞,待竭製人。即先避一避對方的鋒頭,待對方產品的生命周期曲線開始下降之時,然後再乘其頹勢,乘隙進攻,推出自己的新產品去壓倒對方。

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先處戰地”勢關企業的生死存亡。一般地說,一個新產品、一種新技術,總會有許多公司在同時進行開發和研究,誰就能取得主動權,而後至者則要花費幾倍、幾十倍的努力,才能躋身於市場,甚至永遠被排除在市場之外。

東方化工未雨綢繆

北京東方化工廠是一所靠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先進設備,以生產丙烯酸為主的化工廠。這所化工廠年生產能力為3.8萬噸,椐調查,當時國內市場年所需丙烯酸量僅為1萬噸,這樣,工廠尚未投產,產品就麵臨“過剩”的窘況。

丙稀酸是一項填補國內空白的重要化工產品,但是,產品沒有銷路又是個關係到工廠前途和命運的大問題。工廠領導在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采用建廠和開發市場同步進行的策略。

整整二年,化工廠的20多位化工專家走遍了除西藏、台灣以外的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深入到252個不同行業的企業進行了調查,摸清了丙烯酸的市場脈胳,以嶄新的方式開發丙烯酸的新市場。

(一)“試用”。東方化工廠投資40萬元,從國外買回300噸丙烯酸及酯,以低價“贈送”給全國各地需要使用丙烯酸的工廠企業,請這些企業“試用”,並坦言相告:將來東方化工廠的產品就是這樣,如果有異,保證退貨。

(二)“開發”。河南新鄉化工四廠本業不需要丙烯酸這種原料,東方化工廠大膽地把石油研究院研製的泥漿處理劑成果介紹給新鄉化工四廠,同時送去20噸丙烯酸供他們使用。結果,河南新鄉化工四廠名聲鵲起,成了大慶油田和勝利、中原等幾上個大油田的主要供貨者;同時,新鄉化工四廠也成了東方化工廠的最大主顧之一。

【商人活用之一】東方化工廠高瞻遠矚,未雨綢繆,巧覓“知音”,充分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

會設計市場的布販

美國百華公司的總經理路華德,可以稱為推銷方麵的天才。

在路華德還是一個小布販,還沒有進百華公司之前,發生的一件事很能表現他的這一才能。

有一天,百華公司的老板薩耶回家,看到妻子買了一塊新布料。薩耶心中不高興,說:“這種布料我們自家店裏麵有的是,從去年上市以來,一直賣不出去,你買它幹嘛!”

妻子卻任性地答道:“料子雖然不算太好,但花色卻很流行。賣布的人告訴我說,今年的州遊園會上,這種花色將會是最流行的,像社交界名流瑞爾夫人和泰姬夫人在今年的遊園會上都會穿這種衣服的。布販隻告訴了我一個人,並告訴我不要把這個消息泄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