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采取行動前,同樣必須遵循“非利不動”的原則,投資一個新項目,先要對其投資環境、可行性、項目建立後的發展前景有一個綜合的評估,在認定確實已經無懈可擊時方投資上馬。如果沒有這個過程,隻是“跟著感覺走”,匆匆忙忙,草率行事,難免釀成千古之恨。
孫子提出的“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的“安國全軍之道”,同樣也是發展經濟之道。猶太商人的經營原則之一就是有利則動,無利則止。猶太人在做生意上是理性主義者,他們相信的僅僅是數據,而不是個人感情。他們常將自己多年苦心經營而發展起來的中堅企業賣掉,因為最能創造利潤的時候,就是公司最能賣高價的良機。公司,不是他們愛的對象,而隻是牟利的工具,為此猶太人絕不會去死守一家公司或一種生意。
猶太商人這種經營態度,值得我們借鑒。
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製的今天,企業做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濟實體,必須理直氣壯地把企業經濟利益放在中心地位,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準則,最大限度地激發企業經營管理的生機與活力。
這樣,企業才能在滿足人民需要、促進市場繁榮的同時,獲得自己的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你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嗎?那你就必須把孫子的“安國全軍之道”做為治廠、經營的座右銘,並切切實實去身體力行!
例
“飛鴿”飛向美國
在中國這樣一個自行車王國裏,天津的“飛鴿”自行車是有著40多年曆史的名優品牌。它曾名揚海內外,“飛”及世界70多個國家。但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它一直未能進入美國這個年進口上千萬輛自行車的大市場。
對於天津自行車廠來說,“飛鴿”如果能進入美國市場,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將會更大。那麼,如何才能使“飛鴿”打進美國市場呢?盡管你是名優品牌,但美國的公民並不認知它,即使您送上門,他們也不一定會接受。
因此,首要的問題應該是讓美國公民認識和了解“飛鴿”。那麼又該如何來做呢?當然是要宣傳。而怎樣的宣傳才更有效呢?
1989年,他們聽說新任美國總統布什將來中國訪問,國內各傳播媒體也都介紹了布什的有關情況,其中有一條消息引起了飛鴿自行車廠家的極大興趣。消息說:1974年,布什曾任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在京任職期間,布什夫婦十分喜歡騎著自行車遊覽北京各處的景觀,被人們稱為“自行車大使”。看了這條信息,飛鴿廠的人立即想到,如果能讓布什騎上飛鴿自行車出現在人們麵前,那麼其廣告效應將一定會是很轟動的。於是,他們便開始積極策劃實現這一創意的途徑。
首先,他們把這一創意思路向國務院的有關部門進行請示,基本上得到上級的同意。接著,他們便開始精心製作贈品。
不久,他們便將QF83型白綠過渡色男車和QF84型紅白過渡色女車製作完成,並派專人送往北京,將其做為國禮送給布什夫婦。
1992年2月,布什來華訪問。在北京約魚台國賓館,這兩輛自行車被送給了布什夫婦。布什夫婦十分高興,並馬上騎上它們在周圍轉了幾圈,讓記者為他們拍了幾張照片。自行車被帶回美國,隨行記者也把這些消息陸續發回國內,在美國的各類媒體上得到廣泛傳播。美國的許多公民看到自己的總統騎的是中國自行車,感到既新鮮又好奇。他們認為這種自行車一定不錯,一定會流行起來。
於是,美國商家也都紛紛來中國要求訂貨。這樣,中國天津的“飛鴿”借布什訪華之風“飛”向了美國。而且由於它物美價廉受到了美國公民的青睞,“飛鴿”終於在美國自行車市場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商人活用】“飛鴿”能打開美國的市場,一定要感謝布什夫婦,正是有了這樣有利的條件,向美國市場的進入才更加可行,然後“飛鴿”的“飛行”才能暢快淋漓。因此,投資一定要找到有利的條件才可實施,這也是使用可行性分析的必要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