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用間篇(3)(1 / 3)

垃圾量的多少、成分、如何處理和利用垃圾等情況,還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消費水平、收入、狀況和生活方式。美國的法摩博士實地考察了十幾個國家的上千個“垃圾山”,並就垃圾與人民平均收入的關係,總結出5個發人深思的標準:一、垃圾被認為毫無用處,人們不懂得垃圾的處理和利用,這些地方相當落後,年人均收入不到50美元。二、人們將垃圾作為原料使用,大多數垃圾用於農業施肥,廢舊汽車拆卸零件後重新使用,垃圾不浪費一點,這類國家技術上有進步,但仍屬貧困地區,人均年收入200美元左右。三、垃圾成堆,舊汽車不一定全部拆卸,有些可用零件也沒拆用。這類國家精密技術有所發展,公民平均收入達700美元左右,居民中少數已有私人別墅。四、垃圾堆中出現鋼管、輪胎、電纜和破舊汽車,部分垃圾回收處理後充當代工原料。這類國家已進入繁榮時期,人均年收入高達1200美元以上,工商界人士比較重視管理和經濟學。舊汽車、各色電器、容器俯拾皆是,成卷的紙張、木片和塑料袋已成惱人問題。這類國家經濟進入全盛期,人均年收入2500美元以上,結婚率和出生率呈下降趨勢。

從垃圾中獲取情報曆來是間諜工作的一種手段。法國一位名叫蒙塔利社的作家,曾3次化裝成拾荒者,混在流浪的團體中。他在巴黎東歐銀行商業區的垃圾箱中曾撿到過500多份前蘇聯駐巴黎銀行的文件,其中密件2份,還在國家航空公司的垃圾箱中拾到有關德國原子能站的絕密文件。垃圾箱也引起了法國反間諜總部的重視,該總部的一位成員說:“有時,垃圾中混雜著極有價值的資料。”

【商人活用之二】從垃圾中獲取的情報信息,恐怕是最真實的,因為垃圾絕不會說謊。

看了這一案例,應該引起有關廠商對垃圾處理的高度重視。對於保密製度較嚴格的企業,對一些重點部門的垃圾應做專門處理,以防無意中丟失有關資料。

互聯網上賣蔬菜

1997年5月下旬,江蘇省沛縣西南4鄉鎮5,000畝蔬菜喜獲豐收,導致15萬多公斤西紅柿、青椒等大量蔬菜價跌滯銷。菜農們看著自己用汗水換成的果實,堆在露天市場,任憑風吹雨打,大批潰爛,心頭陣陣酸痛。

該縣蔬菜公司更是火燎眉頭,按捺不往。大家紛紛獻計獻策,無奈收效甚微。正在此時,新到該縣蔬菜公司的大學生小張不好意思地提了一條建議:“為何不用用互聯網絡?”

一句話提醒了大家。6月12日,該縣將這一信息輸入全國信息網後,不到兩小時,武漢、天津等地的10家批發市場就表示對此信息感興趣。幾天後,大批車隊開進沛縣,蔬菜賣出去了,菜農們笑逐顏開。

品嚐到勝利的甜頭,沛縣人沸騰了。他們認識到了網絡的神奇功效。根據入網要求,沛縣建立了由3名專職、20餘名兼職人員組成的信息情報隊伍,進行市場調查,每天準時將該縣各市場的菜價,成交量及時發送信息中心,並接收農業部發回的當天全國各地農副產品信息、價格行情,縣蔬菜公司再將信息傳遞給種植養殖大戶、運銷大戶。

據統計,自入網以來,沛縣每天發出農副產品銷售信息20餘條,接收外地副產品供求信息400餘條,銷售蔬菜3000萬公斤,分別銷往上海、武漢等20多個大中城市,銷售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倍。

【商人活用之三】對於目前的中國農民來說,最缺乏的是情報信息,農民們不知道市場需求什麼,生產多少,供求關係怎樣,所以,掌握和傳播信息特別重要。運用現代化的信息網絡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網絡,可幫助經商者“巡天遙看一千河”,從而“坐地日行八萬裏”,大大提高成功的概率。

反間

挖牆腳

從現代商業間諜活動的基本特點來看,防範內間泄密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因為充當內間者往往長期接觸核心機密,對各種情報信息了如指掌,一旦為對手利用,必將造成沉重的損失。後文所說的洛佩斯一案,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之所以大動肝火,不惜撕破臉皮,對簿公堂,就是因為把他當成“內間”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