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實行高度中央集權管理的大國,這種體製的優勢在於當國家出現各種危機時,可以迅速動員全民族力量,舉全國之力共同應對某一種危機。如中國應對“非典”危機,南方冰凍災害,汶川大地震危機,都體現了中國大國的優勢、社會主義製度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大的綜合國力優勢。
中國改革開放30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也暴露了曆史遺留下來的各種深層次問題,在新形勢麵前,我們隻要認真探索危機管理科學,把實踐中的行政管理上升到危機管理理論高度加以指導,就可以防患於未然,治亂有方,促進我國安定團結、和諧,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穩定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同時,我們通過實踐不斷總結、探索國內、外發生的危機經驗,完全可以總結出一套有中國特色的危機管理科學理論來。這可以為後人提供寶貴經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為世界提供可借鑒的法寶,為人類發展作出貢獻。
四、
當今世界經濟危機表現為“兩個衰落”、
“一個加速”、“一個發展”在這金融危機頻發的年代,世界發展模式和世界格局將會出現新的變化,應當看到這次金融危機海嘯波及世界各個國家無一幸免,發展中國家的損失尤為嚴重,中國不例外,世界經濟將出現負增長。
1經過這次劫難,世界肯定要發生兩個新的變化,出現為“兩個衰落”:美國提倡的自由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模式將走向衰落,美國的金融霸權將會走向衰落。
國際上金融體製將會更加嚴格的監管,一家獨大的時代即將過去。
2國際關係民主化進程要“加速改革”。這次世界性金融危機給發達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關係圓桌會議上的發言權和斥責權將會大大加強,他們的發言將會得到尊重和考慮。
3發展中的國家要“發展”。國際貨幣安全和世界銀行的有關規則要改革,IMF的投票權要變革,中國要發展。目前美國獨家占17%,歐洲占316%,中國僅占372%,改革是成為必然,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我們中國要大力發展經濟、民主化進程要加速,曆史車輪滾滾向前,是誰也阻擋不了的。
4中國經濟在危機中求發展。目前中國的前景是美好的,我們有信心渡過難關,有能力把危機變機遇,盡管百年一遇的世界性的危機使企業陷入了空前的“逆境之中”,在這艱苦複雜的形勢下,要戰勝危機決不是一帆風順,必然遇到許多挫折,在挫折麵前要不屈不撓地奮鬥、不是半途而廢宣告失敗、或者被危機嚇到束手無策,這是戰勝危機最重要最關鍵的一步。
五、
變危機為機遇,認識危機改變危機首先要明白危機的由來才能預測和預防危機再次發生及如何變成機遇,成為國家發展的途徑。
人類社會跨入21世紀,空前發達的科學技術和生產力帶來了高度的現代化物質文明,但是在資源、環境等諸多方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嚴格地說,一切危機和災害都是人為的,是人類不理智、不合理生活方式,對自然界破壞的結果。人類社會活動失衡的一種自然調整,產生了各種危機,如戰爭危機、經濟危機,再加上政治鬥爭、宗教衝突加劇、恐怖襲擊等。如何應對危機,是否具備危機管理能力、預防能力、預測能力和控製能力是檢驗一個國家政府行政水平的重要標誌,是檢驗綜合國力的標誌。
通過這次金融危機,從我們認識到:(1)危機使企業領導認真反思本企業的發展,尋找失敗原因;(2)危機是國家和企業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的良機;(3)危機是促進企業兼並重組、做大做強的良機;(4)危機是企業利用國家優惠政策降低經營管理費用的良機。企業家隻要用“積極的心態”對待危機,就能樹立起我們一定能戰勝危機的決心。世間一切集大成者都是在艱難危機中成長起來的,在最惡劣的環境中被釋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