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這次國際當代金融危機的形成及
給國際社會帶來的危害2009年的金融危機是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世界上所有國家無一幸免。金融危機給各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損失尤其嚴重。對我國的影響也不能小視,工農業產品出口急劇下降,對出口貿易打擊極大,失業攀升,尤其中、小出口企業生產不斷下降等,給我們帶來的經濟損失是巨大的。
此次的經濟危機根源在哪裏?是以美國為首的次貸危機引發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次貸危機在2006年已經顯現出來,2007年便席卷美國、歐洲、日本,到了2008年和2009年,危機的程度越來越嚴重。
所謂次貸危機就是房貸機構對房貸進行投資,向投資銀行借款,投資銀行又把它轉賣給保險公司,如此層層加碼,這就是金融行業所發生的金融危機起源。出現了次貸危機再變為信貸危機,又進一步引發了投資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大破產,造成危機越來越嚴重。
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探索與思考論企業管理戰略在危機中發展,在危機中製勝2008年9月,美國的第四大投資銀行,具有158年輝煌業績的“雷曼兄弟”破產,美國最大房貸機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國政府收購,隨後美國老牌的全美最具有影響力的投資公司——“雷曼兄弟”宣告破產倒閉,接著美國較大的“美林”證劵集團公司也幹不下去而關門。同時,美國著名的“摩根斯坦利集團”和“高盛公司”因困難重重被轉為傳統銀行,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也被收購或者倒閉。由於美國四大銀行和其他財團的消失,引起全美國普通銀行陷入了困境。金融危機爆發了。因此,這次金融危機的起源完全在美國,是他們金融創新過渡的結果,是他們對金融監管出現疏漏的結果。金融危機向全麵經濟危機過渡直接影響和波及了世界各國經濟危機,特別給發展中國家、靠進出口而發展的國家帶來巨大損失。
二、
經濟危機也是企業自主創新的動力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我們應當正視它,我們應當如何麵對它改變它,用什麼心態和信心去戰勝這次百年一遇的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課題擺在了我們麵前。
在這個十分艱難的環境中,隻有促使我們企業去改革、去創新、去發展,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占領市場,在競爭中變被動為主動。為此,要加強我們管理戰略的策劃,在創新上下功夫,在管理戰略上找出路,在調整產品結構上求發展,在生產成本上算細賬,挖潛力,在銷售方麵找措施擴大內銷,在出口上占市場搞競爭。
三、
對當今經濟管理戰略的思考從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危機管理學已成為一門新興的熱門科學。其背景在於全球性的大規模戰爭結束之後,出現了相對的和平環境,人們追求和平、求安定,大力發展經濟,已成為時代的潮流。但是世界上戰爭、暴亂、特大的自然災害、瘟疫、恐怖襲擊、自然環境的惡化,一係列危機特別是經濟危機給人類造成了相當嚴重後果,給人類生活帶來恐慌不安。一個世紀以來,各種危機從未間斷過,對危機管理研究重點,從過去戰爭危機、自然災害危機向經濟危機轉移。
我國對危機管理科學理論的發展,雖然也有某些不足的一麵,但也有相當豐富經驗的一麵。
20世紀亞洲經濟危機,所謂發達的“四小龍”國家或地區在嚴重經濟危機下,出現難以渡過的局麵,當時中國堅挺的貨幣政策、人民幣不貶值,中國經濟穩固的發展,製止經濟危機的蔓延,幫助他們渡過了難關。
當今,美國也陷入嚴重經濟危機中,而我國仍然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這說明了我國在30年改革開放發展中,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新型的國家在經濟發展上有較雄厚的經濟實力。盡管在當前嚴重經濟危機波及下,我們生產總值GDP仍然保持在7%~9%左右。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是最有能力戰勝經濟危機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