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相關問題的思考與建議
探索與爭鳴
作者:周有軍
摘要本文是筆者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以來,自己對具體的訓練、測試上報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惑的思考。主要從測試時間、測試項目的銜接、評價標準及產生虛報的原因等方麵談了一下自己的粗淺看法,期望對國家正在進行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調整工作有所助益和幫助。
關鍵詞測試時間測試項目評價標準虛報問題
一、幾點思考
(一)測試時間方麵
1.《標準》中測試項目的測試方法對時間的要求
如身高體重的測試,身高測試要求赤足;體重測試要求男生赤足、身著短褲,女生要求赤足、身著短褲、短袖衫,這顯然在夏季(五月底六月初亦可)測試比較便利。同樣,5、6月份學生身著輕便服裝對速度、體能類的測試項目,也更容易出成績。
2.學校學年度設置的特殊性
學校每學年的計算是從當年的下半年(9月)至第二年的上半年(7月)為止,作為一個完整的學年度。因此,教育係統對學校工作、教師教學績效等方麵的考核評比都是放在學年末,即每年的6、7月份。這與大多數企事業單位在年終對全年的工作進行考核評比類似,但在時間點上截然不同。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相關的訓練、測試、上報工作是體育教師工作績效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測試工作安排在每年5、6月份比較適宜。
(二)測試項目方麵
總體來說,各學年段的測試項目還是能夠相互銜接,要求也是漸次遞進的。我重點要說的是小初測試項目的銜接問題(即小學五、六年級與初一年級),尤其是體能類測試項目的銜接。五、六年級進行的是400m測試,主要考查的速度耐力,沒有耐久跑的測試要求,而初中開始測試1000/800m。這也導致了多數小學體育課堂基本上沒有耐久跑的練習內容,很多才升入初中的學生從來沒有跑過800m或800m以上的距離。雖然,我們一直強調不要測什麼練什麼。另外,小學五、六年級男生沒有“引體向上”測試,從初中開始男生要進行“引體向上”測試,小學、初中之間也缺乏銜接和過渡。
(三)評價標準方麵
1.對於男生來說部分項目的評價標準過高(尤其是體能類項目)。如引體向上,從近年來的測試看,基本上是50%左右的男生成績為0個,及格的很少,成績最好的能達到良好線的也幾乎是鳳毛麟角;擲實心球,多數男生在及格範圍內,達到良好、優秀的很少。總體說來,男生測試項目的優秀、滿分標準都比較高,如果碰到需要測試引體向上或擲實心球,那麼總評成績優秀的男生幾乎沒有。
2.關於1000/800m的“否決權”問題。我們知道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基本目標就是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有氧耐力訓練。所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規定1000/800m的測試成績所占總評成績的權重最高——為30%,同時還具有一票否決權——也就是說:如果某學生的1000/800m測試成績不及格,那麼他/她的學年總評成績最高隻能是59分,哪怕他/她其它四項都滿分最終也隻能得59分。而我平時在對學生進行耐久跑訓練時,也正是從這兩方麵來強調耐久跑的重要性(當然其重要性還體現在它的健身價值等方麵)。不過,耐久跑真的重要到用30%的權重還不足以表達,而必須再加上個“一票否決權”嗎?看到一些體形特異(主要是肥胖)的學生經過千辛萬苦,還是無法達到及格線而被“一票否決”時,我真的有些無奈。這樣的評價又怎麼能體現出這部分學生努力拚搏的價值呢,反而隻能打消他們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