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積極建設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台
運用信息、網絡等現代技術,打造便捷、高效的文化產業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台,是優化文化產業發展軟環境、促進文化強市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當今時代,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網絡經濟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應吸納產業發展的多方麵力量和部門,群策群力,探索有效模式,盡快建立寧波市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台。
4.整合社會力量,建立公共服務誌願者體係
一個文化強市必然擁有數量相當、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同時,如果一個城市舉辦大型文化活動較為頻繁,就需要擁有一批相對穩定、經過培訓的誌願者來提供熱情周到的專業化服務。寧波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形象好、懂外語、綜合素質高的誌願者隊伍。建立由有關部門牽頭組織招募和培訓誌願者的運作機製,使誌願者在大型文化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具體的服務內容包括翻譯接待、秩序維護、醫療救助、交通協管、文明督導、禮儀講解、信息谘詢、導遊導購等方麵。
【參考文獻】
[1]宋偉.足跡——寧波市宣傳係統改革開放三十年巡禮.寧波:寧波出版社,2008.
[2]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寧波市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巡禮.2009.
[3]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專題調研成果彙編.2008.
[4]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寧波文化產業發展對策研究(市發改規批〔2006〕8號).2006.
[5]薑建蓉等.進一步加快寧波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研究.李正平.寧波文化產業研究(2009年卷).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6]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努力建設文化強市——對寧波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2010.
[7]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課題組.文化:城市發展的引擎引擎——寧波文化建設的路徑與對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8]趙江濱.2007年寧波文化發展總報告.謝永康.寧波發展藍皮書.寧波:寧波出版社,2008.
[9]寧波市經委.工業設計產業發展情況彙報.2009.
[10]張曉明,胡惠林,章建剛.2009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11]寧波市統計局,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寧波市文化產業統計概覽,2007.
[12]寧波市統計局,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2008寧波市文化產業統計概覽.2008.
[13]寧波市統計局,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2009寧波市文化產業統計概覽.2009.
[14]閆平.文化中介:文化產業鏈的關鍵環節.理論學習,2008(6).
[15]崔小明.文化創意產業離我是支柱產業有多遠.寧波日報,2008-01-14(3).
[16]胡攀.我國文化中介機構芻議.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3):39-41.
[17]閆平.文化中介:文化產業鏈的關鍵環節.理論學習,2008(6):10-21.
[18]周卓.論加強文化用品出口企業的品牌建設.中國製筆,2009(2):30-33.
[19]王虹.我國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對策探討.中國經貿導刊,2010(7):72.
[20]北京文化創意產業支撐體係的搭建和創新.http://www.cicv.cnItem4122.aspx.
[21]梅文慶,我國文化產業競爭力現狀及對策研究.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9(1):88-90.
[22]張潮.試析文化創意產業興起的曆史必然.湖北社會科學,2010(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