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出發(1 / 1)

經過兩天的培訓,2010年1月19日,我們就要前往調研的目的地了,內心的心情也是十分的複雜。如此大規模的集體調研活動,可能是我們大學生活中唯一的一次,更是一個挑戰。我們需要努力有效地去完成工作任務,獲得最完整的資料,全麵了解當今農民朋友的生活狀況。在我看來,很多人並不了解我們的專業,甚至有的專業很看不起我們的專業,而我們卻熱愛著我們的專業。能為我們的農民朋友服務,能夠振興我們國家的農村發展,這正是我們每一個農經人的奮鬥目標。而這一次,針對我們貴州農村發展的大型調研,也將是我們奮鬥的第一個挑戰。

我們此行的人數是具備相當規模的,師生共有50餘人,這已經到了大型調研的標準。而針對此次調研的分工也十分明確,由北京來的專家負責全程的指揮工作。有經驗的老師負責處理數據這一繁瑣而又複雜的工作。而我們學生,則負責進入每一戶農家,收集農戶的第一手資料。整個收集資料的過程複雜但卻清晰。

為了保證我們的工作質量,在前往普定的車上,王老師再次強調了紀律和調研的注意事項。每一個學生都十分認真地聽著,生怕錯過一個關鍵點。

也許是對未來十天調研的迷茫,車內少了歡聲笑語,卻多了幾分沉悶。“如何去展開工作,怎樣去適應艱苦的環境”,每個人都在內心思量著。

經過數小時的顛簸,來到了我們調研的第一站,普定縣相當貧困的一個村子——長田村。當地的農民朋友十分熱情地歡迎我們的到來,我們的食宿已經安排好,當然條件差了很多,所有參加調研的學生都睡在地上。不過,更大的挑戰,卻是來自於問卷本身。如何去問,如何從農民口中得到真實的信息?為了讓我們能夠熟悉流程,我們自願組合分成四個組,並分別由一個老師帶隊進入農戶進行預調查,從而將一些問卷調查的方法和技巧提供給大家。通過試調研,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而對這樣一項陌生工作的不安和緊張也消去了很多。

夜色已深,我放下手中的筆,看了一下表,已經晚上11點,第二天等待我們的將是怎樣的挑戰呢?

(許開開2007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