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0日清晨六點半,我們被帶隊的老師從睡夢中叫醒。揉揉惺忪的眼睛,動了動還沒有消去昨日旅行疲倦的身體,我們開始此次調研工作的第一天工作。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而我們的第一天工作質量,更是保證我們未來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石。每個人心中都是激動、緊張,而且又躍躍欲試。
吃過簡單的早餐後,我和我的搭檔便開始了的第一天工作。而此次調研對於我來說,我更熱衷於發現一些新的問題並發表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也許不是很正確,但卻代表自己的思想,我又激動不已。由於是第一日的工作。對於問卷以及一些程序不甚了解,為了保證問卷的質量,我們隻是做了三份問卷。但就在這三份問卷中,我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現在也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在問卷中我們有兩個問題是這樣問的:相比於五年前,您的生活狀況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如果再過五年,您的生活狀況又如何?
這兩個問題,主要是想了解農民生活狀況的變化情況,並以兩個時間點為對比,了解國家各項政策實施後,農民狀況是否有所改善。以我們的思維來說,我們會認為不論是相對於五年前還是五年後,我們的生活狀況都會更好。理由很簡單,國家正在逐漸地強大,經濟發展也越來越快,而人民群眾的各項政策也正在逐步地實施。我們生活在慢慢變好,也將變得更好。然而調查結果卻恰恰相反,在今天我們做的三戶調查中,有兩戶給出的卻是差和更差。這讓我們很意外。但反觀這兩戶農家的情況,其中的原因卻可以明白,在農村撫養子女,其實是很大一筆開支,這在我們調研的這個窮困的村子更加突出。也許在五年前農戶家中並無子女,但是五年後卻有子女。
對於並不富裕的農戶來說,撫養子女給家中帶來了大筆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麵,勞動力的年齡在增長,也會成為影響農民生活狀況的重要因素。盡管國家針對農村的各項政策在積極推進,但對於偏遠又落後的農村來說,從農民的實際情況來看,得到真正的貨幣卻不多。這也造成了為什麼會出現在國家整體越來越富裕的情況下,農民卻覺得自己生活變差的主要原因。因而,針對農村的問題,我們不能以城市發展來分析,而應當依據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分析。
(許開開2007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