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有各種各樣的款式,古有馬桶、有夜壺,而後轉變為旱廁,而如今更是花樣百出,有專用的洗手間,有水衝式,也有直接坐上去的現代馬桶。
而今天我所看到的,卻全是轉型時期的旱廁。好聽一點叫廁所,難聽一點叫“定點式撒野”。這裏的廁所隨處可見,在就近的房屋旁邊挖一個小坑,然後再找兩塊稍平坦的石頭墊在坑的兩側,周圍再用石頭砌成1米高左右,有一方空著作為進出的門,工藝非常之簡單,就像小時候玩的過家家。
當然,各地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這裏的人好像並不在乎如廁時會被別人所發現,很率性而為,不分男女。
或許,在你準備如廁時看見旁邊有人走過,你就等。看見走過的當口,立馬就鑽入這個廁所。然而一起身,卻又看見有人走過,就又得等。並且,隨時都在擔驚受怕,必須得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否則就差點羞於見人。
在與現代都市的文明廁所相比,這裏的廁所的確是很不衛生的。它們滿地汙穢,且沒有頂棚,根本就擋不住別人的眼線。文明廁所卻有所不同,它們裝修豪華,鋥亮的地板與牆壁,比農村人居住的要好不知多少倍。有明顯的男女區別,如果要是一不小心走錯了,就會遭受到別人的唾沫星子。
現如今,提倡男女平等,而今我看到的旱廁也真是響應了這一號召。想不到,在這窮鄉僻壤之間,人們也並不看重男女的什麼羞恥之心,男生進的女生也可以進,即使別人看到了也不覺得那有些什麼。這到底是一種進步呢,還是一種倒退?或許由於他們自身溫飽都無法解決,誰還有什麼閑心去管這一檔子事。也或許是他們的思想純潔,在城市人看得重的東西,在他們眼裏卻不值一提,誰能解開?連他們自己恐怕也不知緣由吧!
(張玉2007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