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了不起的蓋茨比》熟悉的美國夢(1 / 1)

《了不起的蓋茨比》熟悉的美國夢

觀點

作者:張婷婷

富麗奢華的場景令人眼花繚亂,或許在有些人眼中,巴茲·魯爾曼執導的新片《了不起的蓋茨比》不如原著來得精致優雅,但這位澳大利亞導演對詮釋美國夢的用心足以贏得觀眾的認可。

魯爾曼曾說,在此之前,他執導的電影從未像現在這樣需要用上這麼多的音樂、服裝、演員以及拍攝技巧。言下之意,曾經一舉拿下奧斯卡兩項大獎的《紅磨坊》也沒有享受到像《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樣精雕細琢的待遇。即便如此,他也難以完美詮釋小說作者F·.斯科特·菲茨傑拉德筆下主人公蓋茨比揮金如土的生活。難能可貴的是,雖然在令人心醉神迷氣氛的營造和華麗場景的修飾上花費了極大精力,但故事的核心依然是人們所熟悉的那個“美國夢”——一個關於自我尋找的故事。

《了不起的蓋茨比》在北美上映沒幾天,便在戛納電影節以開幕影片的身份接受了來自全球影評人的審核——不難看出華納影業對影片的信心,還有他們為影片投入巨額營銷推廣費用的決心。影片最終能否在市場上獲得成功,取決於能否對年輕觀眾的胃口,能否與當下的時代精神產生共鳴。

不過,魯爾曼的用心之作並非完美無暇。蓋茨比華麗的派對上竟然放著現代電子舞曲。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犯罪,是對“美國最偉大小說”的褻瀆。但與影片隨處可見的良苦用心相比,觀眾完全可以原諒他,畢竟改編是為了追尋原著所想要體現的時代精神。

影片在一片隨意拚湊的黑與白中,伴隨著憂傷的音樂拉開帷幕,顏色漸變成了熟悉的由於3D拍攝而略顯深邃的彩色。之後,我們便看到了一個禮貌的小夥子從中西部來到了紐約,試圖立足華爾街,他的對麵住著的正是主人公——傑伊·蓋茨比。從派對女孩到政客名流,出入蓋茨比奢華派對的人數不勝數,人們大口飲酒在音樂中狂歡整夜。數以百計的人穿著各式各樣的精美衣服,充斥著各色的音樂。魯爾曼和他長期的藝術指導,也是他的妻子凱瑟琳·馬丁很擅長處理這樣的場麵。

這樣的狂歡持續了近半個小時,蓋茨比才第一次露了麵。自始至終,魯爾曼鏡頭下的迪卡普裏奧都是富有魅力的,如同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看起來,迪卡普裏奧是蓋茨比的合適人選,他賦予了蓋茨比舉手投足之間都充滿電影明星的魅力與吸引力。而在經過了一係列的角色之後,他也有足夠的演技說服觀眾,“你們所看到的成功的走私者也仍然保持著年輕的天真無邪”。

雖然影片不夠完美,但絕對是值回票價,僅是馬丁的布景和服裝就已經足夠。而魯爾曼和攝影師西蒙·達根也讓3D鏡頭下的《了不起的蓋茨比》看起來極其自然,在觀影過程中甚至很難去注意到它的存在——人們全部的注意力都追隨著鏡頭,好去探究蓋茨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