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激戰》:“衰男”雄起(1 / 1)

《激戰》:“衰男”雄起

觀點

作者:戈凹

林超賢恐怕是華語電影陣營中對“雙雄”式人物設定最青睞有加的導演。北上以來,從《證人》《線人》到《逆戰》一係列“雙雄”,林超賢上演了個人風格不斷收斂,票房愈開愈高的發展曲線。這有著市場擴容的因素,也是商業電影取悅大多數觀眾的必然。其新作《激戰》,不玩敘事花活兒、不玩黑色寫實,也沒有海陸齊飛的大陣仗,卻仍舊依仗著不俗的控製力,將一個爛俗的拳手勵誌故事,演繹得激動人心,在8月眾多國產片中鶴立雞群。

這一次的“雙雄”是一老一少師徒兩人,既不構成對立麵,就很難形成強有力的劇情衝突,反而騰出不少手腳在二人的情感關係上用心經營,著眼於兩個衰男的雄起。

“衰男”一號是落魄拳手“張家輝”。作為曾經輝煌的拳王,他因打假拳而淪落,甚至因避債而逃至澳門,與梅婷和另一小女孩飾演的母女租住同一屋簷下。為了生計,他的後半生或許隻能是在拳館做些雜役、以及教大媽們跳減肥操中度過。但梅婷母女倆的悲慘往事,尤其是小女孩天真、樂觀的性格卻隱隱觸動著這個麻木的心靈。彭於晏飾演的衰男二號是個富二代,有著自身的理想追求,卻不被父親理解,被當做不務正業。當父親因生意失敗而一蹶不振時,“彭於晏”的所作所為不僅需要證明自己不是窩囊廢,同時也要幫助父親振作、修複二人之間的緊張關係。

因為打拳,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物的命運被交織在一起。逆境中的拳手通過拚搏而奮起追回尊嚴的故事,是此類題材影片的常規套路。所不同的是,《激戰》因為人物設置的關係,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雙重勵誌”結構:“彭於晏”固然有著卓然的天賦,但因為新手的緣故,在最終環節功虧一簣,“張家輝”決定重披戰袍,向命運發起最後的挑戰。在豐盈的細節和情感鋪墊下,這“雙重勵誌”非但不顯得重複,反而如奇峰突起,正能量爆棚,不斷將劇情推向高潮。

《激戰》選擇了近年風靡全球的MMA運動,較之拳擊、摔跤等其他競技,MMA由於是不拘於一種技法的混合格鬥,觀賞性尤佳,在華語拳擊類影片中,視覺充滿新意。曾經的槍械控林超賢丟棄了槍械,仍能將男性之間的肢體對抗拍出濃濃的火藥味,對貼地纏鬥等手法的展示頗讓人眼前一亮。自然,這也脫不開張家輝和彭於晏兩位演員為角色所傾注的努力。曾經的周星馳接班人張家輝自打摒棄了爛俗喜劇,愈發顯示出全麵的演技實力,卻仍舊可貴地保持了難得的市井氣息,飾演落魄拳王程輝這樣的角色幾乎毫無難度。近來火速躥紅的彭於晏,也以其健康的形象和不俗的演繹,圓滿完成了任務。當他們褪去衣衫露出一身不遜於專業選手的健碩肌肉時,亦讓人們對其職業精神心生敬意。

稍稍讓人出戲的仍是所謂影片的“內地元素”。為了滿足合拍片的相關規定,影片選擇了梅婷、李菲兒和王寶強等內地演員出演戲份或大或小的角色。這本無可厚非,但表演體係的差異和地理空間的混淆亦客觀存在。麵對內地題材在市場上的一路高走,此類港味十足的作品如何更好地與內地文化融通,仍舊是個長久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