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專訪湖北廣播電視台台長王茂亮改革創新 鍛造湖北廣電品牌(2 / 2)

記者:在近一年的時間裏,湖北廣播電視台成立北京運營總部,組建壟上傳媒集團,湖北廣電成功上市,你們的產業發展構想是什麼?

王茂亮:事業體製顯然不適應市場化的廣電發展趨勢。我們組建台屬、台控、台管的大型國有文化企業湖北長江廣電傳媒集團,台和集團實行事企分離、製播分離、宣傳與經營分離,初步搭建起廣告、網絡、內容、文化+科技、相關實業“五柱支撐”的產業體係。我們與荊州市政府合作,組建長江壟上傳媒(集團),既打破省市行政體製障礙,又不以行政手段強行捏合,而是以市場機製,將“兩好合一好”。目前,已加速將荊州“壟上行”品牌複製到全省,今年將建100間直銷店,銷售收入將比合作前增長4倍,達到4億元。我們進一步理順台、集團和網絡公司之間的關係,台管集團,集團控股網絡公司。我台控股的網絡公司借殼武漢塑料,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並更名為“湖北廣電”。證監會還將其列為資產重組試點,上市三個月即啟動定向增發。

其實,全國各大電視台都在北京設有機構,或叫記者站、辦事處,或為廣告公司、節目製作公司,但我們另辟蹊徑,成立北京運營總部。但我們明白,北京總部如果是事業體製,仍然無法整合各類文化資源。於是,我們設立北京長江傳媒(集團),按公司製運作。在北京運營總部,台裏一個人也未派,隻組建高效的董事會。我們從業界招來一位優秀的CEO周泳,從市場上招來財務總監,由台裏直接管理。其他的人員,全部由經營班子招聘。公司以靈活的市場機製,或合資組建公司、或項目合作,或風險共擔、或鎖定利潤,一個團隊一個政策;或年薪製、或利潤分成,或全日製、或柔性工作製,一個人一個辦法。公司所生產的節目和電視劇,既可以賣給台裏頻道,又可以向其他省市銷售,遵循的是市場規則。這種機製,產生了強大的磁場效應。北京長江傳媒組建至今剛剛一年,已引入2個節目製作團隊、1個電視劇製作團隊、2個廣告公司,研發推出了《大王小王》等多檔優質節目,今年收入有望達到9億元。

記者:你們在一年內做成了這麼多事情,是用什麼機製激勵員工的,還有哪些創新舉措?

王茂亮:改革用人機製,是激發人才創造性的關鍵。我們采用“任期+競崗+目標管理”的方式,有序推進中層幹部競崗和輪崗。其中的要點,一是“先領任務,後當幹部”;二是“在什麼崗位,拿什麼薪酬”;三是建立精細化的全員目標考核責任製,完成確保任務保“位置”(職務),完成目標任務保“獎金”,完不成任務下崗。在30名中層正職的競聘中,評委會、中層幹部、黨委和群眾分別投票,其中有29位同誌四個層次都是第一名,這使我們感到欣慰。因為,這不僅說明全台員工對人事機製創新的認可,還說明全台上下已基本形成了共同的價值觀。從此開始,我們全麵推進了人力資源管理體製的創新,以期調動全體員工的創造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