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預測是指運用一定的科學方法,對未來成本水平及其變化趨勢作出科學的估計。通過成本預測,可以掌握企業未來的成本水平及其變動趨勢,有助於減少決策的盲目性,使管理者易於選擇最優方案,作出正確決策。
1.成本預測的內容
(1)目標成本的預測。
即預測實現目標利潤時應達到的成本水平。目標成本是指產品、勞務、工程項目等在其生產經營活動之前,根據預定的目標所預先製定的必要勞動消耗的標準。目標成本為企業組織生產、控製成本支出提供了依據。
(2)成本變動趨勢的預測。
即預測未來一定時期內可能達到的成本水平及成本變動的規律。通過趨勢預測,可以掌握成本增減的變動規律,從而控製成本、費用的支出。
(3)產品結構和生產工藝設計的成本預測。
如老產品更新換代,對新產品進行試製,新技術、新工藝的采用,原有技術、工藝的改革等業務活動的成本預測。
2.成本預測的方法
(1)成本預測的定性方法。
產品成本預測的定性方法在成本預測中非常重要,在對產品進行定量預測之前,通常首先對其進行定性分析。特別是對於新產品的生產和對老產品采用新技術和新材料時,產品的定性預測分析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①成本性態分析預測法。
采用成本性態分析預測法的具體做法是,首先根據新產品的投資額以及有效期等因素,測算出預測期的固定總成本;然後再召集有經驗的、判斷分析能力強的若幹經營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現場操作工人等,讓他們根據某種新產品的生產技術工藝過程,工時、原材料和輔助材料的成本以及其他影響因素,各自估算出新產品的單位變動成本,要用上述集合意見綜合推出單位變動成本;最後根據計劃產銷量測算出總成本。
②征詢專家意見法。
為提高成本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可采用征詢專家意見法進行預測。采用這種方法可將成本預測問題以書麵的形式分發給不同的專家,通過多次反複測算,最後得出比較一致的意見,即可作為成本預測值。這種方法在長期成本預測中應用較多。
(2)成本預測定量方法。
成本預測的定量方法一般是采用建立數學模型方法進行,常用直線方程y=a bx來表示。其中,a代表固定成本,b代表單位變動成本。隻要求出a、b的值,就可以用此直線方程預測在任何產量(x)下的產品總成本(y)。因此預測成本的數學模型問題就轉化為確定a、b的值。
(3)技術測量法。
技術測量法是指通過對產品或服務活動進行詳細研究,來衡量每一單位產出所需的時間或投入量的一種成本預測方法。例如,技術測量法被運用於製造活動中,測定生產零部件所需的勞動力和原材料的成本。在非製造活動中,該方法被用來測量完成一定的業務量,如處理收據或簽發支票等所需的時間。
(4)賬戶分類法。
賬戶分類法要求將財務資料中的成本賬戶按照固定成本或變動成本來進行分類。通過這種分類,會計人員可以根據預計單位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總額得到總成本。賬戶分類法的好處在於它簡單、易使用。另一方麵,它的不足主要是預測的結構可能不很準確,因為對賬戶進行分類存在著一定的主觀性,而且還有一些兼有變動和固定性質的混合成本。
(5)目測法。
目測法主要是利用管理會計人員將前期的成本數據繪製成圖表,通過對圖表的觀察來進行成本預測。這一方法同樣簡單、易於使用,不需要特殊的預測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