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廚師是怎樣煉成的(3)(1 / 2)

據說明朝洪武年間,由於明太祖朱元璋實行開明的經濟政策,鼓勵生產發展,所以天下太平,國泰民安。

一時之間百業興旺,各行各業人才輩出。

不過,偏偏廚師這一行當還是老樣子,玉皇大帝體恤人間蒼生,就讓灶王帶著天庭食譜下了凡塵,讓他廣布烹飪之道。

這灶王爺下得凡間,化作一個瘸腿乞丐,四處乞討,八方遊曆,最終選出了四個年輕人,於是四個人就拜在了灶王老爺門下,潛心學習廚藝。

也許是因為他們四人的資質不同,又也許是灶王爺想要快點離開人間,灶王爺將這本天庭食譜分作了四份,讓他們每人拿了一部,柳全槐得了調味之道,顏葵得了烹炒之道,梅道宏得了蒸燉之道,剩下的一個叫做方仕同的則是得了釀造之道。

他們四人各研其道,很快就學成出師,灶王爺也就返回了天庭。

本來這也是一段千古佳話,不過人心不足蛇吞象,很快四人就覺得灶王爺厚此薄彼,處事不公,四人也就此分道揚鑣,各成一派。

由於朱元璋出身寒門,歲數越大越是懷念小時候母親做的家常燉菜,可是禦廚們誰都做不出自己心心念念的味道來,後來他聽說民間有個叫做梅道宏的神廚擅長蒸燉,於是就一道聖旨將梅道宏召進了深宮大院。

梅道宏本來就得了蒸燉之道,一道白肉燉菜就伺候的朱元璋龍顏大悅,提筆欽點梅道宏為第一禦廚。

不過,再好吃的美味,吃多了也會膩味,很快朱元璋就不想再吃燉菜了,他讓梅道宏做點新花樣,可是梅道宏除了燉菜蒸菜其他的一律不會,隻能憑著記憶,照貓畫虎的給朱元璋炒了幾個菜肴,朱元璋大怒,以為梅道宏是有意糊弄自己,給梅道宏下了死令,若是三月之內,還做不出像樣的菜肴,就要取了梅道宏的項上人頭。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餘下三人的耳中,畢竟是師出同門,他們也不想看著梅道宏丟了性命,於是星夜兼程趕往應天。

終於,四人合力做了一頓盛宴佳肴,方仕同的美酒勁大,朱元璋喝的爛醉如泥,很快就睡了個踏實。

梅道宏見狀給朱元璋留個字條,連夜跟餘下三人逃出了應天。

第二天下午,朱元璋才醒了酒,看見梅道宏的字條大為光火,立即派兵緝拿梅道宏及剩下三人,不過他們四人早就不知所蹤。

原來四人離開應天後,就兵分四路,各自逃命,不過四人約定,每過一甲子就去應天相聚,一是為了不將四人感情斷了,二則是為了能夠切磋廚藝,互取長短。

由於他們四人並沒有排出高低前後,傳到後人那裏,這甲子相約就漸漸違背了四人初衷,變成了爭搶輩分排名的比賽。

到了民國時期,甲子之約更是徹底變了性質,四派門人不僅以廚藝分排名,更是借此機會搶占他派烹飪秘術。

再後來,局勢動蕩,甲子之約也就不了了之了。

聽完這個故事,我心裏五味陳雜,尼瑪,要是這傳說是真的,那老張頭不就成了我的祖祖祖祖祖祖祖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