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夢裏夢外(1 / 2)

第十三章  夢裏夢外

今天的怡凡破天荒地的大醉了一次。醉眼朦朧中眼前的人和物都飄搖不定,腦子一層層一圈圈地擴張開來。起初,時鍾在一小時一小時地移動,定格在午夜十二點整。隨後,恍惚間抬頭,時鍾也隨著思維興奮地跳躍式地遊移著,二點、四點、五點,怡凡便想到該睡覺了。

夢中有一個小女孩子跑到她麵前,“媽媽...媽媽...”地叫個不停,怡凡望著這個陌生的孩子呆立在那兒一動也不動,忽然間她跑過來抱住了怡凡的雙腿。她俯下身去摟住了小女孩子,仔細地端詳著她。隻見她頭頂紮著一個小牛角刷刷子,臉胖乎乎的有許多小裂口,很粗糙,個頭也高出了一截。怡凡剛要問:“你是我的露露嗎?怎麼一點也不像?”她卻逃出了怡凡的懷抱。怡凡使勁地喊、拚命地追,她就是不回頭,漸漸地跑出了怡凡的視線......

接下去的一幕更讓怡凡撕心裂肺。怡凡看準了一套樓房,想買下。好接婆婆和露露到城裏生活。怡凡跟亞男約好了去辦手續,她打的一圈圈,一趟趟地往返於亞男的家和廠裏,她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就是不見亞男的影子,怡凡發瘋地驅車於城市的角角落落,終於在街上遇到了亞男。怡凡走近她跟前,亞男卻望了她一眼擦肩而過。怡凡喊著追著,亞男卻離她越來越遠。怡凡大叫著:“為什麼?為什麼你要躲避我?為什麼為什麼你要迷亂我的感情?亞男卻聞所未聞地置之不理,自顧自地走了......怡凡哭著、呐喊著,醒來卻已是第二天的黃昏了。

這是一場真實的夢,很清晰,怡凡認為必須把它記錄下來。原來是虛驚一場。這時侯,渴、餓、累都開始折磨她。她才如夢初醒,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應該如此呀!生活原本是潔白的,感情原本是純真而簡單的。隻可惜她們有些人沒有好好地把握自己,把本來潔白的生活給弄髒了,也許是無知,也許是自私的。美好的東西不能因為在現實中無法實現,就把它忽略,放在心裏也是真切的。同時怡凡也為婚後,這三年來的傾情付出而倍感欣慰,當一篇篇的短文終於寫了出來,絕對不是枯燥無味、毫無生機的。因為她所經曆過但在現實中實現不了的所有美景,都存在於心間,曆久彌香!

麵對亞男,怡凡多想叫她一聲媽媽。她就是幹媽,如天大,但又小得隻能住在怡凡的心裏;母愛是可以撐天的支柱,也是她想抱抱的溫暖。這是一種說不清的情,曾經是那麼地苦,習慣了便也就覺得沒什麼了,苦過了頭就不再苦了。因為生活給予每個人的東西是不一樣的,而幸福的含義卻又相同,誰欣然接受了生活的給予,誰就把握住了生活的幸福,就像寒冷的日子裏經常看著太陽,心裏就會不知不覺地暖和起來。

怡凡開始懷疑自己快成林黛玉了,越來越多愁善感,喜散不喜聚,因為聚了總歸還是要散。怡凡再也沒有勇氣和時間,去品味繁華後邊的清冷,麵對她心儀的還是熟識的人。後半生再也沒有幾個三年好揮霍和虛度。怡凡想徹底地放鬆下來,不願太多地出去瞎轉,不願張牙舞爪地說話,不願過壓力太大被拉扯到無為的是非恩怨的日子,就想著悠閑點,就想著寧靜些,就想給自己多留一些輕鬆,心事平和著少些浮躁;就想把自己一直以來,力求伸張開來的個性和思想,如一隻拳頭那樣攥起來。怡凡不再是一隻陷入迷途,卻又不知回頭的羔羊。

已經越來越少有人願意思想,甚至承認思想的必要了。隻需要能趕緊地把錢掙到手的策劃和計謀。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最高標準,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個人要擁有內在的豐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興趣,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真正站得高的人,應該是能夠站到世間一切成功的上方,俯視成功本身的人。

怡凡總也在想,人性中攙雜著偉大與渺小、善與惡、崇高與卑微。大家彼此都差不多。也許有些人性格較強,機會較多,因此可以更自由地表現天性,但在骨子裏,人性是相似的。在得意時想想失意時的心情,讓人謙遜豐盈;在失意時想想得意時的好處,人生充滿勇氣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