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獨身生活(2 / 2)

愛情是女人最大的幻覺,是男人最為動人的謊言,是戀人引入的雲霧繚繞的沼澤地。

自己明知道不能永恒,明知道是一個美麗而迷人的夢而已。然而在渾身欲望的同時,又有幾分悵然,綿延而去的是剛結婚時的浪漫和莫索流失的青春時光......

怡凡漸漸地發現自己已沒有了情感狀態,麵對著男孩兒柔情似水的目光和細致體帖的關心,同時也包括曾經心儀過的文博。怡凡不喜歡被異性糾纏,更厭倦了男女彼此間的情感折磨。她隻是願意將自己看作是一條河流或者說是小溪,緩緩地向前流淌,誰願意加進來,誰就會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但她已經不可能再去刻意尋找什麼,而且,也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真正能讓她能刻骨銘心的了。經曆了失業,經曆了婚姻後,怡凡終於曉得了,一個人要成長就必然有挫折,然後才能成熟。正如格言所說“順境埋沒英才,逆境展示奇才。”

人們必須要有一次真正的邂逅,才能知道什麼是驚喜?什麼是悲傷?就像一顆樹,它必須鑿下一道斧頭的印痕,才會變得結實、高大,才能散發出內部的氣味,才能散發出那種讓人難以琢磨而又難過的芬芳。

橋通常是人們邂逅的最佳地點,橋把兩個彼岸世界的溝通,壓縮成了狹窄的通道。街上常常車水馬龍,行人步履匆匆。頭碰頭的時侯,臉對臉的時侯,都是麻木和茫然的,目光從對方的肩頭滑過去,滑向茫然的深處了,即便有多少的邂逅,也在沒有開始的時侯就滑走了。真正的邂逅發生在傍晚,或者是雨天,兩個世界都平靜了,兩個人的心情卻無端地不安寧了。

又是星期天了,亞男和大俠上街去了,怡凡沒去。

她懶洋洋地坐在冬日的陽光下,淡藍色的煙霧一絲一縷地包圍著她,隨即又飄散了。她有種愉悅,有種恐懼,又有種後怕......

她一如既往地在小屋裏看書。天晴的時侯洗衣服,嘴饞的時侯和亞男吃烤鴨、喝啤酒。所謂的日常生活,就是如此這樣的一個夜晚,這種日常生活就是毫無詩意的一種繁瑣,這種繁瑣絕不是生活的本質,而是置身於強大的生活之流上方的恍恍惚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