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幼年喪母
安娜是苦命的,母親在她九歲時的一個中午,上樓梯時因腦溢血突發而去世了。他父親在傷心悲痛之餘,盡心地經營著一個粉條加工廠,既當爹又當娘地照顧著她們兄妹三人.為了能讓她們穿上新衣服,安心地上學。他父親經常幫助鄰居們幹點體力活,遇到她們的衣服破了,鄰居大嬸們也都樂意替他縫縫補補。
多少個生命的冬天,她躑躅獨行,不讓人覺得她隻是個小小少年;多少個黃昏,她噙住淚水,想躺在母親柔軟的懷抱,像別的孩子一樣。多少回思索?多少串淚水,浸透了她的夢想......
十餘年的學生生活使她曆練成長,過早失去母愛的生活又讓她學會了判斷和思考---一代一代的人,都在改變自己以求適應社會。善變的、個性模糊的本是弱者,但因容易適應社會反而居高;堅強的、個性鮮明的本是強者,大多最終隻能潦倒。跳動在心中的是一顆雄心,奔流在軀體中的是一腔熱血,輻射一種要強、高潔、真誠、輕靈、超然的境界;她貶斥自私貪求、計人之惡、傷人之心,刻意在人前雕刻出一個虛假個性的人,但最終得到了什麼?別人都說她很傲慢,建議她對看不順眼的事要學會忍耐.
她好強的個性,決定了在事業及愛好方麵喜與人“爭強好勝”,做一個自信自強實實在在的自我,一個拓塵拔俗的自我;永遠永遠,也不讓心靈寂寞的自我。她自小時侯就喜歡男孩兒的大度與豪放。並且希望自己也擁有點男孩子的個性。她雖然相貌出色,但更注重在生活的認識中不斷地創造自己。男孩兒都送她“冷美人”的綽號,“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倒合於她。可從青梅竹馬的男伴兒的讚賞中,她也同時領悟到----人性中最大的弱點,就在於不能十全十美。
別人說她很瀟灑,做事幹脆利索,從不馬虎。尤其在情感方麵,亦不感情用事,致使那些多情的男孩兒隻好望而卻步。她覺得他的父親很辛苦也很操勞,所以她始終把“兒女私情”封閉起來,以免過早地使十八歲的青春夭折。再者,她認為感情非同兒戲,怎能隨意渲泄於男孩子呢?她嚴肅地認為,對愛情的不深刻理解,會導致她年輕的心過早地涉足於婚姻。她的心是那樣的高----在事業上,能爭自己的一席立足之地;在愛情上,唾棄那樣異想天開的凡夫俗之。其實,她也有憂鬱不快的一麵。她的善變的心情和純真善良的個性,時時潛伏著為他人著想和憐憫他人的不幸。
別看她表麵上嘻嘻哈哈,大大例例的,嚴肅堅強。其實,在她的內心卻藏著兒女私情,是那麼地溫柔賢慧,又好纏綿好纏綿喲!她隻是覺得自己還很無知單純,不必急於采摘那青青的而又不成熟的果實。她常想,如果不能抑製那樣的誘惑,采下的果實也是半生不熟的澀果。
她高中畢業後招工到毛紡織廠,也到了談戀愛的年齡。
一天晚上,她一個人在家。青梅竹馬的彬自個兒到她家,英俊高挑的彬好久了低著頭不說話,她走上前去笑問:“彬,你今天是怎麼了?一直不說話也不看我。”彬紅著臉,一把拉過她的手說:“娜娜,我愛你,我一直想說又不敢說。”彬繼而又低著頭,搓著手。頓時,安娜的臉上一片潮紅,羞澀地低著頭不語。彬額頭滲出了汗,急急地問:“娜娜,你倒是說話呀?”半響,安娜抬起頭,一字一句地說:“彬,盡管我也喜歡你,可你沒有工作,這事是不行的。”於是,彬悵然若失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