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研究多元化的文獻中,大多基於魯梅爾特(1974,1977,1978)的研究采用產品的相關性程度(SR)來定義企業多元化,這種方法使用簡單,但此方法實際上是以產品為分析基礎,而產品的概念很廣,概念的不確定性造成了多元化測度和可比性的困難,特別是對大樣本的分析較難。蒙哥爾利(Montgomery,1982)指出,盡管魯梅爾特的方法看上去很直觀,但在斷定多元化程度上並不比其他方法應用廣泛;後來,隨著更多量化指標的出現,對多元化的準確度量建立在產業基礎上的標準產業分類法(SIC體係)。在美國,大多數學者采用的是以標準行業代碼(StandardIndustryCode,SIC)為基礎的行業分類和統計方法進行研究。SIC編碼是由美國國家統計局(NationalBureauofCensus)根據企業“產品類別”編製的行業分類編碼標準,共由4位編碼組成。其中前2位代碼表示一個行業部門或行業大類,後2位代碼代表具體的產品小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