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2 多元化經營與企業經營績效關係的研究進展(1 / 3)

199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上市公司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其多元化經營現象開始受到理論界的注意。嚴格來說,對中國企業的多元化經營問題的規範研究起始於20世紀90年代末期。但部分由於可獲取數據的限製,截至目前,采用比較規範的研究方法對中國上市公司的多元化問題進行分析的文章屈指可數,並且這些文獻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早期國外企業多元化研究範式,側重於對“多元化和企業經營績效之間關係”的實證檢驗。

3.2.1 研究方法以實證研究為主

多元化研究領域充斥著大量的實證研究文獻,遠較理論研究為多。為什麼多元化的研究側重於實證檢驗呢?這裏首先涉及經濟管理學的研究方法問題。我們知道,無論是什麼問題、什麼學科,研究的過程基本都是先提出理論假設,然後通過實驗證明。對於非自然科學而言,實驗證明自然很難完全在實驗室裏進行。因而它可以是案例分析(如同本書所做的那樣),但更好的方法是通過大量的數據進行計量檢驗(故而一般是對中國上市公司進行分析)。因為案例分析很可能隻具有個別意義而不具有普適性。所謂計量檢驗,其實是根據統計學原理,對兩變量間的關係進行擬合,從而發現或證實兩個變量間的因果關係。需要指出的是,計量經濟學並不是單純的數學。一般用數學方法解決經濟管理問題可以從好幾個方麵著手,比如建立理論模型、進行統計分析、求數值解等。但任何一方麵都不能與計量經濟學混為一談。計量經濟學與經濟統計學、數學決非一碼事;它也不同於我們所說的一般經濟理論,盡管經濟理論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數量特征;計量經濟學也不應視為數學應用於經濟學的同義語。經驗表明,統計學、經濟理論和數學這三者對於計量經濟學和實證研究來說,都是必要的,但各自並非是充分條件。計量經濟學實質是三者的有機結合。

其次,多元化領域之所以以實證研究為主導,是因為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現的眾多的理論需要經過事實的檢驗。到90年代,多元化領域的研究已經陷入了這樣一種境地:如果沒有足夠的實證結果支撐,多元化理論就幾乎不知道向何方發展了。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確實很難說粵商們的多元化選擇是因為管理學或者經濟學的知識欠缺的緣故,因為學界當時也實在搞不清楚哪種理論是正確的。

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檢驗多元化與企業經營績效間的關係。原因很簡單,如果多元化能夠帶來企業績效的上升,企業多元化的動機就容易找到了。這方麵的研究為數眾多,可詳見穆勒(1987)的綜述。但是,研究結果出乎當時大部分人的預料,多元化與企業績效呈現顯著的負相關關係。這從一個側麵也說明多元化導致企業績效降低並非粵商和中國企業家所獨有,而是一個世界共同的現象。

中國學者很快也注意到多元化理論的欠缺十分不利於中國企業的多元化戰略選擇,並逐漸開展了一係列的實證研究。需要指出的是,為了擴大樣本的數量以保證研究的效力,這些實證研究一般以中國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而很難以地區性的公司(比如粵商企業)為樣本。因為樣本不足會使得實證研究的準確性大幅下降。但是,對中國上市公司的多元化規律的研究結論同樣適合粵商企業。

在這些實證研究中,劉力(1997)在國內比較早地分析了中國上市公司多元化經營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他采用了21家紡織行業企業與29家電器行業企業1994年和1995年的截麵數據作為樣本,以其他業務利潤和主營業務利潤的比值作為企業多元化程度的度量指標,以資產收益率作為企業經營績效的度量指標。研究認為在企業的多元化程度和企業的資產收益率以及資產負債率之間並不存在顯著的相關關係。另外,他還簡略分析了中國國有企業多元化經營的動因。他把中國國有企業多元化經營的特有動因歸為四類:第一,政府以及國有企業職工具有比較強烈的追求國有企業生存的穩定性動機;第二,探索新的經營方向;第三,安置職工家屬及富餘職工;第四,服從上級安排,接收困難企業。劉力(1997)對中國國有企業多元化經營的動因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90年代中後期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特定特點。但是他對多元化動因的研究中,忽略了我國國有企業特有的激勵機製對經理人進行多元化戰略的激勵作用。

與劉力(1997)的研究類似,李玲、趙瑜綱(1998)采用中國所有上市公司1993~1997年的截麵數據作為樣本,以主營業務利潤和利潤總額的比值作為企業多元化程度的度量指標,以淨資產收益率和托賓Q(TobinsQ)值作為企業經營績效的度量指標,比較詳盡的考察了中國土市公司多元化的總體狀況,對中國企業的多元化經營動機進行了初步探討,並檢驗了多元化經營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他們的研究發現1994年、1995年和1997年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利潤比重與淨資產收益率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係,也即可能存在的情況是多元化程度越高,淨資產收益率越低。而1997年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利潤比重與資產負債率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係,即多元化越高,資產負債率越高,說明企業能夠通過多元化經營獲得銀行資金的支持,並且1997年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利潤比重與企業托賓Q值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係。另外,他們通過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利潤率與主營業務利潤比重的比較研究發現,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強弱是影響公司進行多元化經營決策的一個關鍵因素。

3.2.2 TobinsQ值的運用與研究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