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4 多元化與資本結構的關係:對粵商企業的分析(1 / 1)

為驗證粵商企業是否具有上述規律,我們從樣本公司中抽取了四家有典型代表意義的粵商企業進行分析。表4-19到表4-22給出了它們的多元化與相關經營數據。在四家公司中,萬科、佛山照明、美的是民營企業;中興通訊是國有企業。中興通訊、佛山照明、萬科是專業化經營企業;美的是多元化經營企業。萬科、中興通訊與佛山照明的赫芬達爾指數均大於0.9,按慣例當屬專業化經營。但美的電器僅在2005年後才小於0.9,事實上,美的在2003年後多元化經營力度已經很大,造成這種數據問題的原因是企業財務人員沒有準確地發布會計分布報告。這說明比利亞隆加(Villalonga,2004)所發現的數據錯誤的情況在粵商企業中同樣存在。

萬科的TobinQ值大於1且比較穩定,中興通訊雖然也大於1,但不斷下降,美的電器則處於一個穩定的較高值,佛山照明則處於一個穩定的低值(遠小於1)。這一數據說明了,無論是多元化(如美的)還是專業化(如萬科)公司,都有可能取得好的業績並讓企業價值提升。而作為國有企業的中興通訊,堅持專業化經營的結果卻使得業績不斷下降。我們認為,國有企業如果堅持專業化往往會使得對管理層的激勵機製不足,並由此引致企業價值下降。中興通訊的數據從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這一點。

各類企業的規模都隨時間增加而增加,這說明中國企業追逐規模的傾向。考慮到這幾家企業在上市公司中均有良好表現,我們認為這也說明了企業都充分認識到規模增長的重要性。其中,企業價值較高的專業化企業(如萬科、中興通訊)其規模增長也較快,而價值較低的專業化企業(如佛山照明),規模增長也較慢。而經營較成功的多元化企業(如美的電器)確實能通過多元化不斷擴大規模,並增加公司價值。

多元化公司(美的)的資本結構水平最高,說明企業通過多元化確實能夠取得更多的負債融資。專業化公司如果規模增長得足夠快,資本結構水平也較高(如萬科、中興通訊)。但專業化公司如果規模增長較慢(如佛山照明),其資本結構值也較低。這從一個側麵說明了為什麼企業要追逐規模的迅速擴大。

總的來看,粵商企業進行多元化或者選擇專業化的效果與我們對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檢驗結果基本一致,也具有一些一般企業的規律。但存在的不同之處是,經過多年的實踐和失敗經驗的總結,很多粵商企業不會輕易地進行多元化,即便出現業績與價值的暫時下降,中興通訊與佛山照明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與此同時,一些企業終於通過多元化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如美的集團。這正是粵商“敢為天下先”精神所得到的經驗在經營中的反映,體現出粵商時刻領先一步的經營思維。

在轉型經濟環境中,有時候企業的多元化或者專業化選擇是政府幹預的結果。陳信元和黃俊(2007)曾對中國轉軌經濟下政府幹預與企業經營行為間的關係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發現:政府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更易實行多元化經營,而且在政府幹預經濟越嚴重的地區,這種現象越為明顯。這說明,並不是隻有政府直接幹預(控股)的公司容易進行多元化,而是在政府主導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公司都容易選擇多元化經營。這和我們前麵的論述是相符的。我們前文的分析表明,由於在轉型中的中國,政府對經濟實施了強有力的幹預,不僅國有企業(政府直接控製)容易發生多元化,民營企業也容易發生多元化。前者發生多元化的原因在於政府選擇的代理人(公司管理層)與委托人(政府)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利益不一致問題,代理人試圖通過多元化謀取更大的私人利益;後者進行多元化的原因在於如果不通過多元化擴大規模並引起政府的重視,其在專業領域的競爭力就難以與國有企業抗衡。

但是,會不會存在有的企業多元化完全是政府指令的現象呢?這方麵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三九集團公司。它的前任總裁趙新先曾說過:“我們的多元化經營是被迫的,不是自願的。”而在趙新先任期內,他也曾努力將企業從多元化轉變成專業化經營。如果簡單地從表麵上看,三九管理層的表現和我們總結出的規律似乎不相符:是委托人(政府)強製三九進行多元化,而代理人(趙新先)反而有將多元化調整為專業化的跡象,事實是否如此?該如何解釋三九現象呢?我們接著來觀察三九集團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