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創業板很多年,終於迎來了它正式掛牌的一天,相信中國創業板將不負眾望,克服各種困難,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為經濟結構轉型、促進經濟發展做出奇跡般的貢獻。”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張景安在接受某報記者專訪時欣慰地說。
作為政協委員,張景安在今年兩會上提交了關於推出創業板、支持自主創新國家戰略的提案,而此前數年,他也曾在公開場合多次呼籲創業板盡早推出。“創業板是中國最需要的,是應對金融危機,促進國家戰略實施的重大製度創新,是契合中小企業發展需求的重要舉措,可以想見,創業板的推出將支持更多科技型、成長型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而學會利用資本市場快速成長,也是廣大中小企業必須麵對的新課題。”張景安說。
1.科技創新+金融創新
“創業板正式啟動,不僅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件,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戰略舉措,在當前世界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創業板的推出也是我國應對危機最重要的一項製度創新。”張景安說。
他還認為,每次世界經濟危機都孕育著新技術、新產業革命,我國既麵臨國際經濟危機,又麵臨自身的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需要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應對危機的特殊關鍵時期,誰掌握好機遇,把握了先機,誰就能從國際競爭中勝出。
張景安表示,高新技術企業成長是漫長而充滿風險的過程,從初期萌芽階段到形成產業,一般要經過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擴張期、成熟期等幾個階段,需要不斷的資金支持,尤其是市場導入和增長階段,前景和效益不甚清楚,常規金融機構不敢介入,商業銀行不偏好風險,單獨靠個人和政府也無法提供如此多的金融幫助。
如果創新金融工具和創新的支持體係發展不起來,最具增長潛力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就得不到支持,高風險、高收益、高增長潛力,高科技項目及高科技產業也就難以蓬勃發展。
實踐證明,創業板的推出、風險資本的注入和啟動,特別是這樣一種創業機製和鏈條的打通,將為高科技、成長型企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隻有將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有機結合,才能夠顯示出高科技產業的活力,進而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張景安說,曆史將證明,創業板將成為中國政府應對危機最重要的舉措之一被載入史冊。
2.激發創新創富熱潮
張景安表示,創業板的推出將促進資本市場各項功能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務於國家自主創新戰略的實施,服務於實體經濟的發展。
首先,創業板定位於服務自主創新及其他成長型創業企業,這一定位為廣大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方向,作為戰略性資本平台,創業板將實現企業和產業的市場化評價和甄選,有助於運用市場之手選擇出真正有效率的創新型企業和真正有價值的成果。
其次,盡管實現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有限,但創業板推出可以帶動社會資金持續流入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群體,形成強有力的金融支持體係,“沒有創業投資體係的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就無法快速發展,而沒有創業板的推出,風投資金沒有退出通道,也就不可能快速壯大。”張景安介紹,目前已經納入券商盡職調查的擬上市企業有2000餘家,其中三分之一受到了風險資金的支持,總投入資金超過400億元,支持了優秀小企業的發展,提高了它們抵禦危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