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居住規劃。‘衣食住行’是人最基本的四大需要。其中‘住’是投入最大、周期最長的一項投資。房子能給人穩定和諧的感覺,人們有了自己的房子,才感覺自己在社會上真正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買房子屬於人生的一件大事,很多人辛苦一輩子就是為了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但是買房前首期的資金籌備與買房後貸款償還的負擔,對於家庭的現金流量及其以後的生活水平的影響可以延續十幾甚至幾十年。因此要進行仔細規劃,盡量減輕住房貸款對自己產生的壓力。
第三,教育投資規劃。一定要對人力資本、對教育進行投資,它帶來的回報是很大的,變化中的中國需要增加人力資本投資。2000年,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赫克曼在北大的一次演講中曝出教育投資回報率高達30%時,很多人開始了解到這項投資的巨大回報。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有經濟學家把家庭對子女的培養看作是一種經濟行為。即在子女成長初期,家長把金錢投放在其身上,使之能夠獲得優秀的教育。當孩子成年後,就可以獲得遠高於當年家長投入的收益。
聽到這裏,周子凡意味深長地吸了一口茶,看著如數家珍的老楊那投入的勁頭,心裏想:“我缺的就是這份對生活的認真態度,過去我太不把生活當一回事了,任時光匆匆流逝,大把大把的機會在眼前流失殆盡而毫無知覺,真是活該啊。”
程主管深深地陷入沙發中,半閉著眼聽得入神,老楊掃了二位一眼,慢慢地喝了口茶,接著說:
第四,個人風險管理和保險規劃。保險不單是保障人生意外,它還是你財務安全規劃的重要工具之一。我們要認識到,保險在所有的財務工具中是最具防禦性的,它不但可以實現現金價值的積累,還可以提供一種償債能力。當投保人發生風險且沒有時間在未來的歲月中繼續增加收入以償債的情況下,保險是唯一可以馬上創造錢財的工具。所以,保險也被人們形容為一種可以買時間的理財工具。
第五,個人稅務規劃。美國開國元老本傑明·富蘭克林曾說過,‘隻有兩件事情無法避免:一是死亡,二是納稅。’稅務規劃與投資規劃、退休規劃和遺產規劃一樣,是人們整個財務規劃過程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稅務規劃的首要目標就是確保通過各種可能的合法途徑,來減少或者暫緩稅負支出。
第六,退休計劃。在年輕人的眼中,養老似乎是件遙不可及的事。中國財富管理網的專家指出,退休規劃是貫穿我們一生的重要規劃,為了讓我們的老年生活安逸富足,應該盡早籌備個人養老金的計劃。社保養老、企業年金製度,以及個人日常儲蓄,是個人退休理財的金三角。籌備養老金,就像攀登山峰。同樣是一筆養老費用,如果你在20歲就開始準備,好比輕裝上陣,不覺得有負擔,一路輕鬆愉快就能直上頂峰;要是40歲才開始,可能就十分吃力了,很有可能會百經周折,氣喘籲籲才能登上頂峰;若是到50歲才想到準備的話,那就更加辛苦,並且會力不從心。同樣是存養老金,差距咋這麼大呢?奧妙在於越早準備就越輕鬆。
老程突然睜開眼睛,迫不及待地問:“第七呢?”
顯然老楊每說一條,老程都在心中對比著自己當年做到了多少,又有多少是自己忽略了的。
子凡笑著打岔道:“程主管的性格一點沒變啊,還是急性子,記得當初一起工作時,有一次就因為老程耍起這急脾氣,把老板都嚇呆了,哈哈!老楊你還記得嗎?”
老楊點了點頭說:當然記得,還是我救了他呢,我們還是快點解開謎底吧,否則老程又要故伎重施了。
第七,遺產規劃。遺產規劃是為了將個人財產從一代人轉移給另一代人,實現個人為其家庭所確定的目標而進行的一種合理財產安排。遺產規劃的主要目標是幫助投資者高效率地管理遺產,並將遺產順利地轉移給受益人。無論是願意還是不願意,一個人總不可能永遠不死,怎樣才能使你的財產最大限度地留給你的後人呢?當已經進入了重病期的時候,又怎樣來保證後續的治療費用呢?又有誰來為你的配偶和子女做好以後的安排呢?遺產規劃正好可以幫助你,給你一生的財產規劃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程主管聽完,從沙發裏挺直了身子,長舒了一口氣,似乎老楊的一席話幫他解開了多年來的心結與疑問,隻見他像個老頑童似的臉上綻開了滿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