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以後,國際外彙市場中實行的浮動彙率製並不徹底,並不是完全由市場來決定彙率的價格,西方各國在彙價對他們不利的時候要進場幹預。國家中央銀行對外彙市場不但會透過製定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進行間接性的幹預,還經常在外彙市場異常劇烈的波動時,直接幹預外彙市場。這種政府對外彙市場的直接幹預也是影響外彙市場短期走勢的重要因素。
一、國家為何要幹預外彙市場
浮動彙率製下,外彙幹預仍是各國政府確保彙率穩定的重要工具。國家為何要幹預外彙市場呢?這主要有以下兩個主要因素:
1.為了國內外貿易政策的需要
一個國家的貨幣在外彙市場的價格較低,必然有利於這個國家的出口,而出口過多或者彙率過低,會引起其他出口國家的反對。同樣,在國內如處理不好彙率問題,可能變成一個政治問題,影響政權的穩定。從這兩方麵考慮,這個國家要調整或幹預彙率。
各國為了保護出口,會在本國貨幣持續堅挺時直接幹預外彙市場。通過拋售本國貨幣,買入它國貨幣的方法來幹預彙率,使彙率達到自己滿意的程度,或者使彙率對自己有利。
2007年美元走軟,一方麵引起一些出口國的外彙幹預,買進美元以抑製本幣升值;另一方麵,持有大量沒有資產的國家不會視資產貶值於不顧,會控製美元資產調整的步調,穩定美元彙率。
在一個國家通過貨幣貶值擴大出口,影響了他國的利益時,可能會招致其他國家的反對。有時會被迫讓本國貨幣升值。
以日本為例,我們知道現在的中國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國,日本的出口和中國息息相關。2002年年初,日元持續貶值,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出口,這招致了中國的不滿。當我們聽到中國的財政部長項懷誠聲稱,雖然日元疲軟而人民幣堅決不貶值時,日本政府對這個第一大貿易夥伴的話也要掂量一下的。日本央行為了緩和中國對日本令日元貶值來刺激出口的不滿,隻好讓日元走強。各國政府幹預彙率是從經濟、政治等角度考慮來使本國的貨幣按照自己的利益走強或走軟。
2.出於抑製國內通貨膨脹的考慮
在浮動彙率下,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長期低於均衡價格,在一定的時期內肯定會刺激出口。貿易順差最終會導致本國的物價上漲,工資上漲。久而久之,就會通貨膨脹。如果出現通貨膨脹,這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可能會被抵消,形成經濟很繁榮,貨幣卻貶值,工資雖然上漲,可是相對購買力可能卻縮小,生活水平沒有上漲這種現象。這往往會被認為是政府對宏觀經濟管理不當,它往往遭到指責,甚至在大選中失利。
二、外彙幹預的手段
看一個國家的央行(歐洲央行是幾個國家的共同央行,但是作用是一樣的)幹預彙市的實質和效果還要弄清這種幹預對該國或該地區貨幣的供應和政策的影響。中央銀行幹預外彙市場,可分成不改變貨幣政策和改變現有政策兩種。
1. 不改變貨幣政策的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