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如何應對外彙幹預(2 / 2)

不改變貨幣政策的幹預是指中央銀行認為彙價的劇烈波動或偏離長期均衡是一種短期現象,希望在不改變現有貨幣供應量的條件下改變現有的彙價。換句話說,就是通常認為利率變化是彙率變化的關鍵,而中央銀行試圖不改變本國貨幣的利率而改變本國貨幣的彙率。現在日本央行要幹預就是采用這種方法。

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國家的央行可以采取雙管齊下的手段:它在國際外彙市場上買入或賣出外彙,同時在國內的債券市場賣出或買入債券,從而使彙率變化而利率不變化。

中央銀行通過在外彙市場發表聲明,來進行口頭幹預,以影響彙率的變化,達到幹預的效果。這成為幹預彙市的信號。央行這樣做是要警告它,其貨幣政策可能要發生變化。

在外彙市場中,初期遇到這些信號時,會有一些反映,令彙率朝著央行想要的方向發展。一旦這個國家的央行屢次在一定時間內重複同樣的話,而實質性的幹預又沒有發生,市場的反映可能就會慢慢遲鈍,甚至不予理睬,反而使彙率朝反方向發展。

2. 改變貨幣政策的幹預

改變貨幣政策的彙市幹預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改變,它是指央行直接在彙市上買賣外彙,使本國貨幣的供應量和彙價朝有利於自己能達到的幹預方向發展。這是央行看到本國的貨幣彙率長期的偏離均衡價格時采取的政策。

三、外彙幹預時我們如何應對

我們在判斷市場上一個國家的央行的幹預是否有效,並不是看央行幹預的次數多少和花費的大小。我觀察有下麵的幾種情況:一個國家的彙率是長期的偏高或偏低。如果這個原因是由於該國的宏觀經濟水平、利率和政府的貨幣政策決定的,那麼央行的幹預從一定時期來看,是無效的。

央行要進行幹預,是要達到兩個目的。首先,該國央行可能要緩和本國貨幣在彙市中的跌勢或升勢,避免外彙市場彙價波動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其次,如果一個央行在彙市上進行了幹預,在短期內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市場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幹預。這使央行有一定的時間來調整自己的貨幣政策。

一個國家幹預彙率的成功與否,有時要看到其他國家央行的態度。在世界經濟的發展中,一個國家的經濟不可能遊離於世界經濟之外。相反,一個國家的經濟,甚至一個地區的經濟和世界經濟的聯係越來越緊密,往往一個國家彙率的劇烈的波動會引起與它有密切經濟往來的國家的不滿甚至警告。因為它的彙率波動損害了別國的利益。

在1998年6月,日元有一次到了147,當時是第一次,美國政府在一天之內出資20億美金幫助日本政府幹預日元彙率。因此,日本政府幹預彙市成功與否,取決於美國人,如果美國政府容忍和允許日元貶值,日本政府幹預日元的成功率比較大。但是在2001年日本政府七次幹預不是太成功,是因為美國人提出日元強勢。

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一國政府要幹預彙市,其影響有時取決於其貿易夥伴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