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回歸簡樸生活。賺錢本就不是很多,花錢更要節儉,拒絕衝動消費,生活物質以實用為主,不盲目地追求時尚。
第三步,想投資的話,就要認真學習基本的金融知識,現在大環境不好,投資的風險相應也較大,看到別人炒股賺錢就去炒股,這種心態要不得。投資最佳的學習對象是巴菲特,不妨學習學習這位偉大的商人,選取有價值的標的進行長期投資,不能盲目地殺進殺出。
同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也是十分重要的,看別人比自己有錢,就覺得自己很失敗,“新貧階級”別“心貧”。不自卑不自傲,積極向上的人最可愛,自信的心態會讓你看起來更有魅力,即使沒錢,也是一個“貧窮貴公子”!
關注節稅就是理財——節稅理財5種方式
省下的就是賺下的,這是很多老人教育兒女的時候常說的一句話。記得小時候,爺爺奶奶就常跟我們說這些話,讓我們少買一根冰棍,少吃點棒棒糖。當然,那時還小肯定是不屑一顧的,現在想想,確實有些道理。尤其是自己走上工作崗位,麵對生活的艱難的時候,這句話簡直就是真理!
年輕人初學理財,省錢是很重要的一方麵,在消費上如此,投資的時候也是如此。月薪超過2000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存在銀行還有利息稅,稅務無處不在,我們在理財的時候選擇合適的節稅產品,不是更容易賺錢嗎?
巧用儲蓄準備教育金
因為教育儲蓄免收利息稅,所以成為許多家長為孩子準備教育金的主要方式。這條很適合有了寶寶的年輕家長,一來所獲利息免收個人所得稅,收益也就相對高些;二是教育儲蓄是零存整取,卻能享受整存整取的優惠利率,收益自然更高。
需要投資的家長注意的是,要盡量用足限額,並每次約存金額盡量高些,得到的利息和免稅額也就越多,以實現國家免稅優惠效益的最大化。
債券投資優選“國”字頭
國債也是一種免征個人所得稅的債券產品,收益不錯,而且在總額和用途上也不像教育儲蓄有很多的限製。一般,我們在投資企業債券時,利息收入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所以即使企業債券利益率高一些,扣除稅款後的實際收益卻可能比國債低。
國債幾乎就是風險為零的投資品種,購買起點低、變現靈活、利率一般也較同期的銀行存款略高,綜合考慮一下,算上不納稅,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我們可以把較長一段時間不用的存款轉為購買國債,比存銀行強多了。
基金分紅個人不用納稅
按規定:“基金獲得的股息、紅利以及企業債的利息收入,都是由上市公司向基金派發時代扣代繳20%的個人所得稅,基金向個人投資者分配股息、紅利、利息時,不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個人投資者買賣基金獲得的差價收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均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現在投資者可選擇的開放式基金主要有這幾種: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我們就以貨幣型基金為例,流動性強、本金安全、免收贖回費和申購費,因此交易成本也是非常低的。所以,年輕人不妨考慮這些基金做投資。
人民幣理財暫無征稅規定
近年來由於理財市場發展較快,但金融政策卻有些滯後,所以有一些投資產品還處於稅收的“真空區”。比如一些人民幣理財產品,暫時還是免收個人所得稅的。所以,投資近期熱銷的銀行理財產品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還是免稅的嘛。
保險稅收用足優惠
按照現行規定:“個人按規定比例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和失業保險基金存入個人賬戶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這些保險賠款不屬於個人收入,所以也是免繳個人所得稅的。因此,投資者理財時,還可以選擇合理的保險計劃,既得到了保障,又能降低稅收成本。比如一些分紅型保險,兼具保險、分紅、節稅功能,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