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理念篇(2 / 3)

股市裏曾流傳過這樣一段看似玩笑的話:“你要想讓一個人感受到天堂的快樂,你就讓他去買股票;你要想讓一個人去地獄,你就讓他去買股票。”我想,很多投資者肯定是隻看到了光彩奪目誘人的天堂,而沒有看到恐怖吃人的地獄。

換句話來說,就是隻看到了賺錢,而沒看到風險。

投資股市,是一種高風險伴隨高收益的投資行為,閉著眼睛,帶著一副挨打的架勢,就想暴富,還不想承擔風險,你投資的目的能實現嗎?以上對話,就是要告訴大家,你入市“賺錢”的目的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沒有擺正自己的心態,過於急功近利,這是投資理念極其不成熟的表現。

第3節如何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

如何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不是簡單的一句話就可以讓投資者明白,就可以做到的。它必須通過理論學習,在實踐中經過曆練才能得到真諦。投資者在準備投資之前,應該有意識地學習一下這門功課。

大家要知道,股票市場“七二一”的鐵律,即七個人賠,兩個人平,一個人賺。為什麼叫鐵律?就是因為它曆經幾百年也沒有被人打破。這說明什麼問題?它告訴我們,正確投資理念的形成必定基於充分認識市場的風險。

一、獲取長期穩定的收益

由於很多投資者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處在信息不對稱、資金量小、心態不穩定以及投資技巧不成熟的弱勢地位,就很容易浮躁,盲目信任,聽個信息就像抓根救命稻草,而他們對財富的增值又有著強烈的渴望,一旦投資收益不理想,信心就會土崩瓦解。世上永遠不會有讓投資人一夜暴富的奇跡發生,想急功近利的投資者得到的一定是教訓和失望。當然,中獎彩票會叫人一夜暴富,但要記住,那不是投資,是運氣。

我們來看看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者之一:沃倫·巴菲特。從巴菲特每年的投資基本上都能保持20%左右增長率的業績來看,並不是最高、最耀眼的。

但無論牛市還是熊市,除少數虧損的年度,他的收益率卻一直很穩定。

我們來算一筆賬:如果你在1956年把10 000萬美元交給沃倫·巴菲特,它今天就變成了大約2.7億美元。這僅僅是稅後收入!如果你姍姍來遲,直到巴菲特1965年收購伯克希爾公司時才開始投資,那麼,你所投資的10 000美元現在就變成了6 000多萬美元。如果你把10 000美元投資於標準普爾500指數,它的價值現在約為50萬美元。順便說一句,能夠戰勝標準普爾指數的投資者極少。

標準普爾指數“在截至1997年12月31日的16年裏表現優於9l%的股票共同基金”。(特威迪一布朗報告,2000年)。

從巴菲特的投資曆程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是:保持長期穩定的收益率能夠帶來的財富增值效應遠比短期暴利來得更高。長期穩定的收益肯定能夠給你帶來紮紮實實的財富快速增長。有人會說:全世界就一個巴菲特,沒錯,巴菲特是個絕無僅有的投資天才,不可能人人做到,但巴菲特通過長期價值投資來獲得長期穩定收益的投資理念是不是能為我們所用呢?

二、確定可投資數量,製定投資計劃

俗話說,量人為出。就是告訴我們做事要心中有數,要知道自己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而不是毫無主見地隨著市場變化而變化。

舉個例子:投資者手裏隻有10萬積蓄,最初計劃拿5萬投資股票,剩下5萬為家庭救急之用。由於他沒有一個明確的投資理念和投資計劃,隨著市場的漲落,心懷僥幸,稀裏糊塗把10萬元全部投進了股市,其結果是血本無歸,跳樓事件不是沒有發生過,這是血的教訓,大家應該謹記!即使賺了,也是不明就裏,虧了,更是莫名其妙。帶著這樣的投資理念進入股市,是非常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