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理念篇(3 / 3)

我們再看一下2008年上半年,股市從2 000點一路狂飆到6 000點,還有人預測要到8 000點,甚至10 000點的時候,許多股票連續N個漲停:葛洲壩(從4月9日起連續8個漲停)、杭蕭鋼構(從停牌前的連續10個漲停開始,短短兩個多月有總共超過20個漲停),都市股份(現在更名為海通證券,複牌後連續14個漲停)等等。巨大的財富示範效應吸引了數以萬計的投資者參與其中。老股民群情振奮,新股民摩拳擦掌,與日俱增。

街頭巷尾,男女老少,到處在談論股票。盡管銀行多次加息,也擋不住資金大搬家。股市就像一個充滿誘惑的魔方,人們不顧死活地蜂擁而至,不是去淘金,而是去拾金。我們樓下有個收垃圾的,見到我就問哪個最賺錢?當我問她有多少錢買股票時,她不好意思地笑了:3 000元,我也笑了。樓下遛狗的大爺大媽聚在一起不再津津樂道地談論自己的寵物,而是在說股票。樓裏開電梯的三個小姑娘,也合夥買了幾千元的股票,天天盼著能賺錢,我一上電梯就緊張,因為不知如何應對她們。

收垃圾的錢來得很艱辛,開電梯的錢掙得很少,遛狗的人們炒股是跟風,說他們不是投資,不準確,因為他們已經構成了投資行為。說是投資,以他們的資金量、心態和知識技巧,敢躍入股市雷池,的確不算。所以他們麵前注定是失敗,而不是光明。

我們再來看一個數據:2007年,深滬兩市新增A股開戶總數已經達到了3 422萬,是去年全年新增A股開戶數總和308.35萬戶的11倍之多。截至目前,深滬兩市賬戶總數達到了1.38億。為此,香港《亞洲周刊》將年度風雲人物的桂冠戴在了一億多中國股民的頭上。一方麵,說明股市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理財觀念,另一方麵,也說明了投資者理性投資的不成熟。

三、盡快糾正錯誤的投資理念

首先把短期暴富的幻想從你的腦海中徹底根除,把長期穩定收益作為你的目標。

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大部分錢是用屁股(用足夠的時間去等)而不是靠腦袋賺來的。什麼意思?就是看中一隻股票並長期持有,不要夢想一夜暴富。當然,長期持有,並不等於買了一隻股票就永遠不聞不問,就等著收錢了。還要根據市場行情進行波段操作來減少成本,但沒有偏離這隻股票。因為股票的增值是依賴企業的增值,它的增值是需要時間的。什麼時候你學會了堅持,你就是贏家。

同時,我們不要將錯誤的投資理念變成一種習慣,變成一種難以改變的壞的投資習慣,在投資過程中要先理清投資思路,建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有人會問:有錢人是理財;應該有投資理念,我們這些小門小戶人家就是賺點小錢,幹嗎要那麼麻煩哪?實際上這是認識上的誤區。理財的實質是一種觀念,是一種生活觀和生活方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窮人比富人更加需要學會理財。因為有錢人輸得起,可以東山再起,而窮人不行,輸一次可能就再沒有了機會。

投資理念屬於戰略性和方向性的範疇,它是使投資者實現正確投資和保持長期投資收益的重要前提。在一定意義上講,其重要性在投資計劃、投資技術分析、投資決策和執行投資操作之上。它是我們投資實戰的指導思想,促使投資者正常開展分析、評判、決策,並指導投資者行為。堅持投資理念不變者能賺錢,而左右搖擺者一定會輸錢。

記住,隻對投資技巧和投資方法感興趣,對於什麼是正確的投資理念和如何建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沒有興趣的人,是投資者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隻有在股市中的經曆與經驗逐步形成對股市的認識與觀念,並不斷積累升華成理念的時候,大家就會在股市征戰中源源獲利。希望大家在不斷學習中變得更聰明一些,更理智一些,當然,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投資理念還要隨之修正和提高。

最後,我想引用一部大家都熟悉的電視劇中的一段歌詞來警示大家:“迷迷瞪瞪上山,稀裏糊塗下河,再也不能這樣過,再也不能那樣活,生活就得前思後想,想好了你再做。”人生如此,股市投資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