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會計誠信文化建設之我見(1 / 2)

企業會計誠信文化建設之我見

財經縱橫

作者:胡雲超

【摘要】當前,會計誠信問題不僅僅是會計的問題,同時更是企業誠信和社會誠信建設的問題。隻能立足於環境,立足於會計之外的製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才能解決會計誠信的問題。建立良好的會計誠信環境,需要改善環境、健全法律和社會道德教育三管齊下,三者同時進步,在社會轉型發展的環境下,企業會計誠信才能健康發展建設,重塑會計形象。

【關鍵詞】企業會計誠信文化建設

一、企業會計誠信文化的內涵

“企業誠信”這個詞語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演進而潛移默化地在人腦的意識中形成的一種概念、意識和願望。會計誠信原則的產生,源於社會經濟生活中無處、無時不在的契約關係。會計誠信是行為主體在會計信息的生產和運用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它包含兩個方麵的含義,一是行為主體在進行會計處理時態度真誠,二是行為主體在提供會計信息時信守承諾,遵守會計法、會計製度。

二、企業會計誠信的問題及分析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企業會計誠信體係也逐漸完善。但是,企業發展會計誠信文化建設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會計法規不完善。當前,現行會計法律法規不配套、不完善,有些從業人員,利用會計信息進行操縱調整,已達到偷逃國家稅收。會計人員的失真。

(一)市場失信,實施力度不強

我國市場經濟,旨在建立一個健全的法製社會,為市場主體提供一個健康、有序的發展平台。當前,我國的法製建設逐漸完善,製定了許多相關市場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譬如:《會計法》、《經濟法》等,這些為我國會計行業的發展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受我國法律實際操作中存在缺陷的限製,對企業會計中存在的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信息虛假等問題處理較輕,在一定程度上蔑視了我國法律法規的權威性。

(二)企業管理製度存在缺陷

現階段,我國企業基本上實施的是廠長負責製或者經理負責製。廠長(經理)在企業發展中的權利無限放大,在人事方麵可以隨意處置和任免。作為服務於企業、服務於廠長(經理)的會計人員,對廠長(經理)提出的虛假的會計信息,隻能按照廠長(經理)的要求來實施,否則,給他們帶來的就是降職或辭退的處境。此外,一些企業家、會計從業人員的法律思想意識淡薄,不能充分地認識到會計失真,對國家、企業產生的危害。

(三)企業監督體係不夠完善

當前,我國評判企業的經營成果的好壞主要還是通過對一定階段企業的獲得利潤,對國家繳納的利稅以及對員工的收益等方麵,然後這些方麵的評價,往往容易忽視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處的市場環境,企業現階段的經營狀況以及對國家稅收的總體影響。這些的評價係統往往會影響到企業對員工的業績考評。員工為了完成這些硬性指標,往往會使他們對會計信息的產生過程造成忽視,往往會容易造成他們為了這些指標進行虛假的會計信息,甚至產生違規的交易信息等行為的發生。

三、企業會計誠信文化建設的對策

(一)提升企業內涵,塑造企業誠信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