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會計誠信文化建設之我見(2 / 2)

企業誠信會計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社會的發展,更離不開企業自身的發展。會計誠信文化的缺失,不僅僅要求政府、社會各方麵的共同努力之外,而且還要求企業自身提升企業內涵,塑造以誠信為本的發展路線。提升企業自身的內涵就要求企業,企業在經營和發展過程中,要注重企業發現的內涵和目的,要明確企業發展的本質是為了什麼,隻有明確這些內在的東西,才能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此外,企業要在發展過程中,塑造優質的企業文化氛圍。良好企業文化氛圍的建立,能為企業會計誠信文化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能使企業認識到企業的發展不僅僅是在追求物質方麵,而是更高層麵——精神方麵,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長遠的發展戰略,獲得更多的社會收益。

(二)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意識

當前,我國企業會計人員參差不齊,有些會計人員的學曆水平、知識結構偏低,有些會計人員職業誠信意識較差,甚至有些會計人員缺乏必要的執業判斷力。這些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會計行業的發展。因此,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職業意識,提升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職業意識,有利於塑造我國企業優質發展的外部環境;有利於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前景;有利於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誠然,會計人員的職業意識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國家、社會及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堅持不懈,勇往直前地開展繼續教育,不斷提升社會的整體素質。

(三)完善會計誠信的法律法規製度

健全的法律製度是我國各項工作開展的前提,因此,完善的誠信會計法律法規製度,是我國會計行業誠信體係建立的前提。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會計誠信方麵的法律法規有了較大的發展,然而,當前我國在會計誠信管理製度方麵的立法還存在一定的漏洞,這些漏洞導致了我國部分企業的會計誠信環境存在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建立健全我國市場經濟體係的中的信用記錄製度、征信組織製度和監管製度,能夠有效地解除我國企業在發展中的瓶頸。當然,還要完善法律法規製度中存在的弊端,譬如概念和內容的模糊不清、過於抽象化,這些誤解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執法的困難。因此,建立完善的會計誠信的法律法規,必須要有完善的法律體係作保障。

(四)強化監管人員的執法觀念

完善的會計誠信法律法規,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但是監管人員沒有較強的執法觀念,這些法律法規也隻有僅僅流於形式。政府作為社會發展的主要監管人員,他們能否正確履行人民所賦予他們的權利,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著會計誠信體係的構建。監管人員能否正確有效地秉公執法,關係到企業會計誠信體係的健康有序發展。隻有這些管理者,在執法過程中,正確地、有效地實施在經濟上的權利,才能為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因此,強化監管人員的執法觀念,能為企業會計誠信體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作者簡介:胡雲超(1981-),男,河南三門峽義馬市人,本科,初級會計師,新疆義煤昆侖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研究方向:企業會計。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