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財務集中管控模式下會計機構及職能設置
財務分析
作者:李陽
【摘要】財務管理直接與企業財政支出有關,關乎企業利益,有利於提高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益。而財務集中管控模式有利於財務規範化管理,提高公司財務管理工作效率,能更好的完成財務管理任務。本文將對集中管控模式下會計機構和職能的設置中的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集中管控模式影響思考
在當前企業財務實施集中管控模式的情況下,財務集中管控製度對會計機構及職能的設置將產生很大的影響和衝擊,從而改變傳統的會計機構及職能設置。財務集中管控模式下該怎樣進行會計機構及職能設置工作,怎麼樣實現會計職能和財務管控的完美結合,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思考。
一、財務集中管控概念
(一)財務集中管控定義
財務集中管理是指公司在不改變原有的管理框架下,由企業自己管理向省公司集中管理的轉變管理方式的轉變,原來的財務管理職能及機構不變,隻是由分散向集中轉變,即各個公司分開管理到省公司集中管理財務部門。
(二)實施財務集中管控模式的必然性
公司要更好的實現財務機構職能,科學分配好公司財務資金,使其合理使用,關係到公司每一個員工的切身利益以及公司發展的經濟效益,集中管控模式能為企業提供管理資源,提供共同的財務信息資源,減輕投資風險,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實現資源的共享。由此可見,財務集中管控模式的推行勢在必行,也能滿足公司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財務集中管控的重要意義
首先,有利益實現會計核算工作的公開透明化、規範化,將會計預算和審核工作公開進行,有利於公司集體監督會計工作的標準化和統一化。由於財務工作人員都具有主觀能動性,所以在進行會計核算的時候很容易受到主觀意識的影響,難以保證會計賬目管理工作的規範化和標準化,而通過集中的財務管理,能讓公司每一個人都了解財務支出使用情況。
其次,財務集中管控製度有利於強化財務管理工作,增強財務分析和掌握工作的統一,以前的分散管理很容易造成財務管理過程中受到領導人的思想影響,很難把握財務的公開透明化,集中管理能做到財務預算、核算的標準化、公開化、統一化以及財務使用情況的清晰化和數據統計的準確化,這樣才能保證財務人員有效進行財務分析和財務支配工作。
最後,財務集中管控有助於加強財務風險管理以及掌握企業經濟活動,減少企業投資的風險,減少財政虧損情況,為企業投資提供準確的信息,提高財政收入,給企業帶來直接經濟利益。
二、財務集中管控對會計機構及職能設置的影響
財務集中管控模式對會計機構及職能設置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需要我們用辯證的眼光看待財務集中管控對會計機構及職能設置的影響。
我國企業實施財務集中管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會計機構及職能設置。財務集中管控會導致財務和會計工作人員的責任感下降,職能定位不明確,會計核算中心和核算單位在集中工作的情況下,對自己職能定位不明確,表現在工作中則是就是互相推諉、互相依賴。
財務集中管理使單個企業財務和會計之間的工作失去聯係和交流,大大降低公司整體的工作效益,影響財政工作的正常進行,使單位財政支配管理缺乏監督,財務收支工作也越來越不透明化,給會計工作帶來很大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