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彙率風險管理
管理論壇
作者:王曉競
【摘要】在世界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跨國公司越來越多地暴露在國際外彙市場彙率波動的風險之下。僅2010年,福布斯100強企業在未對衝外彙頭寸的彙率波動中損失達到了創紀錄的200億美元。對於跨國公司來講,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如何利用現有的金融衍生品工具和銀行提供的產品,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對衝貨幣彙率波動風險,做到利潤鎖定、降低風險、提高效率,是現在非常有必要研究的一個課題。
【關鍵詞】跨國公司外彙風險風險管理風險控製
一、引言
20世紀70年代早期,世界上主要經濟體遵循1944年由44個國家簽署的布雷頓森林體係條約,以保持各國貨幣交換彙率的穩定性。之後,由於美國脫離和背棄了該體係,允許美元價值浮動,導致了整個國際貨幣交換體係的巨大改變。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國際間外彙每天的交易量從1974年的10億美元躍升到2010年的4萬億美元。在同一時期,交易費用的下降和新技術的運用,也導致了市場上更大的交易流量和更多的參與者及交易者等等。
外彙風險管理是指外彙的持有人或公司通過對外彙結算風險的識別、衡量、管理和控製等方法,規避和消除外彙結算中的各種風險,從而減少或避免可能產生的經濟損失,從而實現在外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和風險的最小化。因此,跨國公司為了保持外彙風險中性,不得不在資產負債表中配置每種需要的貨幣以保證可以償還在各國經營中的到期債務和應付賬款。這也導致了超過72%的年銷售一億美元以上的國際大公司都積極的管理和控製外彙風險,利用金融衍生品來對衝風險,並在公司內部設定製度、控製和程序,對衝外彙風險也成為公司財務部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二、外彙風險管理目標
對於大多數跨國公司而言,外彙風險管理項目的根本目的是減少公司在外彙交易中現金流和盈利控製的震動幅度。在低震動幅度的情況下,跨國公司可以更好地預測未來現金流和盈利水平,以應對和估算未來核心投資項目的可使用資金和其他現金需求。美國迪斯尼公司在2006年彙率對衝報告中寫到:“我們管理彙率波動的目的是減少盈利和現金流的波動幅度,保證公司專注於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業務和傳統業務。”可以看出,迪斯尼選擇專注與它的核心競爭力和傳統業務,而不是從外彙交易中獲利。
除了銀行和其他金融交易機構,跨國公司一般會在年報中明確地指出它們外彙風險管理的目標是盡可能減少外彙結算風險,而不是去預測外彙的走勢。其中部分管理任務也必須決定公司外彙的風險敞口、頭寸和誤差。跨國公司對彙率風險的誤判會導致公司其他風險的發生,例如:資金流動性、信用風險、利率風險和投資風險等。必須說明的是,彙率風險管理並不需要完全控製彙率的風險敞口和頭寸,而是將頭寸設定在一個可控的範圍裏。
三、外彙期貨考量
為了應對公司預算和管理風險頭寸的需要,跨國公司必須對外彙期貨有所測算。如果公司認定外彙市場是有效的,外彙期貨就可以視為彙率的有效預見,並可以作為有效的對衝外彙風險工具之一。外彙期貨交易是一種標準化的遠期外彙交易,交易時必須嚴格按照期貨市場關於貨幣種類、交易金額、交割日期等統一的標準化規定進行。
有些跨國公司對國際外彙期貨的預期進行判斷,以便於選擇對衝方式、調整對衝頭寸的數量和級別。美國赫氏公司(Hexcel Corporation)在2007年的對衝策略是在對衝外彙頭寸時,限定一個數量區間,而不是一個具體的數字。如果外彙市場彙率上升時,公司會增加同方向的對衝數量;如果彙率下降的方向同對衝方向相反,則減少對衝的數量。但是,該策略的前提是公司必須基於公司財務狀況設定一個可操作範圍,並嚴格按照該範圍進行對衝操作。這種做法是把公司外彙貿易結算和外彙交易獲利結合在一起,會有不錯的交易盈利,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該策略的操作人員必須對外彙貿易結算、宏觀經濟和外彙期貨市場有很多操作經驗和了解,才能使該策略正常實施。
四、外彙風險管理和控製程序
每個跨國公司為了規避外彙結算交易風險,都會建立、實施和監督真個公司的外彙交易和風險控製機製。針對公司外彙結算的交易量、頻率和複雜性,該機製會設定相應的比率來管理和控製彙率風險。整個跨國公司的外彙結算風險管理和控製機製需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麵:
(一)彙率風險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