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全麵預算管理在物流企業中的應用
管理論壇
作者:陳道卿
【摘要】全麵預算管理是通過財務預算工具,實現對企業人、財、物的最優化配置,減少資源浪費,增加企業效益。近年來,我國企業迅速發展,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全麵預算管理也應用在更多的行業和企業中。作為第三產業的物流企業,在膨脹式發展的同時,也麵臨著如何加強管理,尋求車輛、貨物、人員之間的有效配合問題。本文討論如何在物流企業中加強全麵預算管理。
【關鍵詞】全麵預算管理物流企業
近幾年來,物流企業依靠國家政策扶持和宏觀經濟的推動,迎來了黃金發展期。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由於內部管理的不善,也暴露出來不少的問題,如,成本利潤率低、運輸資源調配不均、城市之間物流能力相差懸殊、公司資金鏈短缺等等,這些問題在一定層麵上為剛發展起來的物流企業帶來了不小的負麵影響,給物流企業敲醒了警鍾。而這些問題的產生,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內部管理不足問題,特別是在內部管理控製上,急需加強。所以,筆者認為,對於物流企業來說,要加強全麵預算管理,以擺脫中小物流企業隻重業績、不重管理的老問題,逐步從隻重經營型到管理型企業過渡。
一、全麵預算管理對於物流企業的重要性
(一)有利於管理的係統和協調
目前,大部分的物流企業都是分塊對各部門、各員工進行績效評價,通常會針對各個業務流程設置不同的考核方式,如倉儲、運輸、送貨等。而運用全麵預算管理,能夠有效地串聯起各個評價指標,形成一套完整的評價體係,通過預算管理,讓每一個評價方案既有針對性,又彼此之間相互呼應、相互補充、相互控製,提高管理效率和發展質量,實現資源的更加合理的配置,以達到企業最終的戰略目標。
(二)有利於權責的明確
物流企業由於線多麵廣,每天的交易量大,環節之間會有很多業務交叉的地方,“打架”現象屢有發生,出現問題時推諉扯皮事情也是數見不鮮。加強全麵預算管理,能夠更加清晰地對部門和人員更加準確的進行權利和義務的定位,職責分明,一目了然,能夠杜絕業務部門之間的內耗,從而將更多的精力運用在對外發展中去。
(三)有利於加強企業內部控製
企業的內部控製是企業管理的重點,而實施全麵預算管理,通過業務量、資金量的計劃控製,規避運營風險。預算是經營的基礎,是各項工作執行的風向標,執行預算,就是企業按照既定的方針政策運行來避開經濟險灘,尋求最優的經營環境,實現各項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同時,全麵預算管理的一些先進的績效考評、管理方法,為物流企業的業績考核評價,提供了量化和最直觀的評價方法,從而創建最佳的考核體係,讓每一名員工都在體製下發揮最大的潛能,讓每一筆業務都能取得最大的利潤價值。
二、加強全麵預算管理要點
(一)強化“市場性”預算管理
“市場性”預算管理指的是要企業在實施全麵預算管理時,要求視野更加寬廣,要有戰略性眼光,不僅要考慮到內部客戶的需求,同時也要考慮到同行競爭對手和競爭對手客戶的需求,還有整個市場的需求。與此同時,還應該改變原來的靜態預算模式,對市場動態進行預測和判斷,運用動態管理模式,對進行中的預算執行根據變化進行及時的調整。例如,因為2013年以來發改委縮短了油價調整周期,所以對於物流用車的油耗方麵,要及時地根據油價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增強全麵預算管理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二)強化全麵預算管理製度建設
全麵預算管理的執行應該是從下自上,然後又從上往下的進行預算。先是各部門、各物流營業分點進行預算,上報總部,然後總部進行彙總後,根據公司整體情況進行研究決定了,對各項預算進行合理分配,最後確定預算的各項指標。這是在編製階段的製度,同樣的,在執行階段,也應該中製定相應管理製度,讓企業各單位、各部門和員工都能夠積極參與、協同配合,保證預算的正確執行,取得預期的控製效果。
(三)強化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保證預算正確的前提。對於物流企業來說,倉儲、運輸和配送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流程,也是企業創造利潤的關鍵環節。推進全麵預算管理,就是要進一步加強成本核算,對每項業務支出進行量化對比和細化,如,在配送的成本上,要對不同體積貨物、不同型號車輛分別進行量化,並充分考慮到各地的路況,進行一個總成本核算,然後得出結論。隻有這樣,才能保證預算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