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企業管理的現狀及創新性研究探討(2 / 3)

新中國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爛攤子上成立和發展起來的,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國民黨反動派的破壞給新中國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和挑戰。新中國成立前,資本主義經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一些現代化的企業也開始成立,但這種生產關係是不能夠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的。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公有製經濟逐漸代替了官僚資本主義經濟,也開始出現了公有製企業,1956年社會主義公有製改造完成,標誌著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的確立。但在此後的20多年間,國內的經濟模式走上了計劃的道理,一些企業都是按需生產,對企業的管理也帶上來行政的色彩。直到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成功召開,標誌著我國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改革開放。此時的國內企業發展步伐明顯地落後於國際水準,企業管理水平也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20世紀90年代,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國內企業管理也日趨追趕時代步伐,尤其是在我國加入WTO世貿組織後,市場的更加自由使得企業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一些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也在不斷被引入國內企業。

(二)國內企業管理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國內企業逐漸意識到企業管理對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企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紛紛開始謀求采用新的管理技術,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1.企業的組織形式從單一向多元化轉變,管理水平得以發展。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的市場經濟體製不斷得到完善,市場經濟環境也不斷向有利於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各大中小企業發展方麵上傾斜,國內企業的結構組織形式和製度向多元化形式轉變。例如,目前國內大半企業的管理模式都是“直線職能製”,在這種主流模式下還有“母子公司製”、“矩陣製”、“事業部製”、“多維立體製”等一批新型的組織形式,這些新型的管理組織模式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企業管理效率的必然趨勢。目前,國內企業正在積極地加大對企業管理結構和模式的創新,從製度和組織兩大方麵加大創新力度,使得企業管理向多元化趨勢發展。

2.企業缺乏高層次管理人才的困境得到緩解,管理意識日趨加強。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變得越來越重要。知識管理的提升可以使員工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提高,這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當前經過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不斷發展,國內企業在高層次管理人才方麵逐漸積累起了豐富的實踐管理經驗,企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也在得到大步提升,其管理意識也日趨深入到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3.企業日趨采用新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技術的運用,管理創新水平得到提升。隨著跨國企業的不斷加入,國內本土企業在企業管理工具和管理技術方麵得到了極大的學習模板。國內大部分企業已開始采用了辦公自動化的辦公工具,諸如“管理信息係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會計電算化”等新興辦公管理係統,這些表明了國內企業管理開始步入了網絡化、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軌道,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也在不斷得到提高,這也縮小了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差距。

國內企業管理雖然在管理水平、管理意識、管理工具和管理技術等方麵有了不斷的發展,企業管理開始呈現出集約型、時代性和多重性的特征,“高新技術”得到廣泛地運用,企業組織形式向多元化發展,管理效率得到提升,但仍存在很大的不足和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1)企業管理體製滯後,存在較強的隨意性。目前國內許多企業在管理方麵很不規範,沒有統一完整的規範化管理製度,多數企業管理缺乏創新能力,應對問題時處於被動型的狀態,管理者的決策缺乏完善,研究缺乏一定的深度。有些企業在管理製度方麵是相互抄用,沒有從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考慮,缺乏靈活性和創新性。

(2)企業戰略目標定位不明確,戰略目標局限於當前。企業的健康平穩發展不僅需要有一個短期的戰略目標,更需要有一個長遠的戰略目標。目前,大多企業僅限於短期目標,沒有一個長遠的戰略目標,而且一些不合理的戰略目標對企業在實現該目標時存在著一定的誤導。

(3)企業管理決策機製不健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國家大力推進改革開放,走向世界,在這種形勢下的企業管理者,由於缺乏經驗往往在對一個企業發展做出決策時容易出現問題,而決策機製的不健全直接促使失誤的決策帶來了直接性的損害。由於企業領導者在企業管理中具備著絕對的權利,其對那些失誤的決策的認可或認同,直接強化了錯誤決策帶來的消極影響,使很多管理人員都不敢去質疑決策的正確與否。

(4)企業跨國經營尚處在初級發展階段。我國企業國際競爭的優勢很不穩定,主要依靠傳統產業中相對先進技術,例如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風扇等,其技術主要從發達國家引進。因此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中以製造業所占的比重大,主要勞動密集型產業。海外投資的這種技術優勢極不穩定,由於普及容易,一旦當地企業掌握了同樣的技術,很快就能對我們造成威脅。同時海外子公司的管理製度很不健全,他的管理要比國內企業要複雜的多。一是國內外市場的不一樣。二是海外企業距離遙遠,在組織、控製和監督方麵存在地理上的影響。

三、加強企業管理創新的對策建議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已經日益拉開了與現代企業管理的差距,其管理方法和手段日益受到知識經濟時代的衝擊和挑戰。國內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不斷加強企業管理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