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提升水務集團財政管理水平的研究(1 / 2)

對提升水務集團財政管理水平的研究

管理論壇

作者:朱禮勤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快速發展,水務集團的財政管理工作也必須進行不斷的創新,從而有效支持集團的總體工作。在這種背景下,本文首先探討了水務集團財政管理的目標,進而分析了新形勢下水務集團財政管理體係的構建。

【關鍵詞】水務集團財政管理水平提升

一、明確水務集團財政管理的目標

(一)合規與控製能力目標

一是流動資金風險管理的管治。就在管治層麵而言,在擬訂業務策略及政策時,預期水務集團的高級管理層應製訂計量及將流動資金成本、利益及風險分配於有關業務活動中的程序,從而使業務單位管理人員的誘因能與自身的流動資金風險承受水平一致。就流動資金風險的識別、計量及管控而言,水務集團能否有效監察及管控流動資金風險,首要是確定自身的現金流量預測(或到期概況評估)是否能準確估計其在不同時段中的所需資金淨額。所需資金淨額的多少應以反映自身聲明的風險承受水平的限額為限。水務集團的流動資金狀況應參照這些限額進行監察,並有可靠的管理信息係統提供支援,為管理層提供及時與相關的信息。二是資產負債的管理。就其定義與目的而言,資產負債管理為對於水務集團整體資金進行規劃、籌措以及分配動作的整個運用過程。水務集團借助資產負債管理過程規劃最適資產負債組合,將資金作最高效益的運用;並通過風險管理(利率風險管理以及資金流動性風險管理),避免利率風險過於集中或造成流動性問題。因此,有效的資產負債管理應管理水務集團資金的來源與使用,並輔以風險管理與損益管理進行決策及推動適當的業務方針與管理措施,以期於承擔業務風險的同時,能夠有效控製風險暴露並達成最大收益的經營目標,持續增加水務集團的權益價值。就資產負債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而言,利率風險管理以及資金流動性風險管理(funding liquidity risk)為水務集團資產負債管理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

(二)效率目標

一是資金的集中化評估與效益衡量應用。資金管理的集化中作業的目的是希望借助大量處理達到作業規模以降低成本,但是也因為集中化,勢必將作業流程分段處理,增加前後手交接傳遞處理的額增成本。過去幾年間,水務集團為了提升作業效率與降低作業成本,紛紛進行作業集中化,最常見的就是票據相關業務。二是管理會計體係的構建。這一體係必須具備三個要素:決定會計格式,這分為要依現金事實記賬(現金賬)或是依實際發生事實記賬(實際賬);頻率、科目、複雜度、電腦化程度,這需要將科目明確並且分總賬和分類賬,選擇適合的套裝軟件;內部控製體係,保護資產避免濫用或是利益輸送等不法行為,這又包括責任分散、層層負責與責任分明、管理工具(文書)書麵化、格式化三大任務。

(三)價值提升目標

一是大力整合內部資源。當資源嚴重不足時,水務集團必須統籌考慮安排和接受更多的任務後可能麵臨的風險。整合資源是新形勢下進一步提高財政管理工作質量和水平的有效舉措,要立足於全麵總結以往財政工作的基本經驗,積極研究探索財政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在科學管理、先進技術方法上下工夫,進一步改進財務計計劃管理,理順內外部關係,加強係統內的協調配合,使現有財務資源發揮更大效能。二是目前大部分水務集團關注的焦點卻僅局限於風險管理的技術層麵,對於風險管理製度的規劃與設計、風險管理部門的層級與功能、風險管理係統的運用與監督,乃至整體績效文化的建立,仍普遍缺乏以宏觀的角度深入探討。國內經濟社會環境呈現出快速變化的態勢,而每個水務集團風險發生的時空背景也不盡相同,在風險管理的整合上也有所差異,應積極建置一套自有風險模型及機製,確保水務集團獲利競爭力,重視自身的績效文化培育,發展建構屬於自身的績效文化體製的基礎,使自身全體員工的共識與確實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