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如何發展循環經濟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2 / 2)

(三)東北政府領導者要加強對循環經濟的認識

領導者在整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事業中起到領頭羊的作用,隻有提高東北各級政府領導者對循環經濟的認識,才能夠加快實施振興事業,加強政府的引導作用和市場的推進作用。政府可以擴大生態工業園區和循環經濟示範區的試點工作;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工作,並建立完善的企業清潔生產評價體係;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作用,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遼寧省撫順市就采用循環經濟來對本市的經濟增長模式進行改革,不僅讓撫順市走出了資源枯竭的困境,而且還成為國家首批清潔生產示範城市。撫順市在實施循環經濟時,根據自身的情況推出了“324”工程,具體來講,就是建設三類循環經濟企業、二個生態工業園區、四個資源循環型社會。撫順市還選定了40家清潔文明生產企業,10個“零排放”單位和6條循環經濟產業鏈,形成了真正的循環經濟體係。

(四)建立循環經濟綠色技術支撐體係

科學技術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條件,鄧小平先生也表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引進、研發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提高循環經濟的核心競爭力,也可以轉變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生產模式。但是就目前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所擁有的常規技術是無法滿足循環經濟發展需求的,因此,要想轉變自身的發展模式,就必須先建立循環經濟的支撐技術體係,開發出再資源化技術、減量技術、再利用技術、共生鏈接技術、替代技術和係統優化技術。

撫順礦業集團響應政府的發展循環經濟號召,開展“一礦四廠一氣”項目,根據循環經濟理念,將煤礦枯竭後的油母頁岩富礦作為原料,進行加工,將頁岩轉變為熱量資源,為發電廠提供燃料。而發電廠又可以通過廢渣利用,來生產處高質量的礦渣水泥,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四、結語

循環經濟主要是針對傳統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所提出來的集約型經濟發展模式,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產物,循環經濟出現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經濟、生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東北老工業基地要完善國家的循環經濟法律體係、實施綠色GDP核算製度、加強對循環經濟的認識和建立循環經濟綠色技術支撐體係,以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實現振興事業。

參考文獻

[1](美)約翰·塞茲著,劉貞曄,李軼譯.全球議題[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2]戴永安,陳才,張峁.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階段劃分及趨勢[J].未來與發展,2010(02).

[3]範冬梅.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幹思考[J].企業導報,2012(09).

作者簡介:王誌勇(1977-),男,吉林省遼源市人,吉林省東遼縣委黨校教師,講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