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陝西省礦產品貿易調查分析(2 / 3)

轉口貿易業務的拓展對促進國內企業國際化、提升企業在行業內的國際形象具有重要意義。在全球電解銅消費量中,中國消費量895萬噸、占44%,中國電解銅消費量中,陝西某公司供應量為93萬噸,占10%,以這家公司代表,陝西礦產品貿易企業中又有3家公司,在國際市場商品定價談判中,逐漸具有了更多的主動權。

(四)礦產品進口可持續發展理念已深入企業經營理念

目前,國內能源及原材料過度消耗、環境汙染等問題日益嚴峻,陝西省礦產品貿易企業已不僅僅停留在資源的進口和使用上,而是利用進口資源,發展循環經濟,通過資源的高效和循環利用,實現汙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不僅擴大了進口規模,而且有利於建立生態經濟,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一些企業逐步致力於發展循環經濟,每年推出新的技術改造項目,采用的精餾煙氣餘熱收塵係統技術、消煙除塵設施改造項目等,開創了國際、國內冶煉工藝技術的先河,被列入陝西省發展循環經濟試點單位。

三、礦產品貿易劣勢分析

(一)礦產品進出口政策有很大的隨意性

由於進出口政策還不完善,礦產進出口政策很容易收到行政指令以及人為地幹擾。也正因為礦產品的資源形勢不能從全局角度加以考慮,因此,也無法在世界範圍內獲得較好的固定地位。

(二)貿易觀念落後,交易方式單一

無法在國際上形成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由於貿易觀念欠缺,國內在很長一段時間均采用單純的“進口替代”、“調劑餘缺”等平衡策略加以解決,而交易方式上則采取較為單一的現貨交易方式,這直接造成國際市場發展動力不足。

(三)礦產品出口的創彙效益呈下降趨勢

近年來,礦產品出口創彙額逐漸增加,但是出口創彙額僅僅是礦產品出口增量的結果,所付出的代價很大。從最近幾年的單位產品創彙效益來看,礦產品出口創彙效益呈不斷下降趨勢。

四、礦產品貿易機遇分析

(一)國外礦業投資環境為礦業實現國際化合作提供了條件

雖然國內的礦產資源較為短缺,但是在世界範圍內,礦產資源還是較為豐富的。這與陝西省礦業現狀實現了很好的互補,也為礦產資源實現國際化合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金融危機的負麵影響使很多實體經濟都受到影響,礦業也不例外。一方麵,礦產品價格大幅度下降,很多礦企債務增加;另一方麵,礦業企業融資途徑少,融資成功率低,很容易造成資金鏈斷裂。目前,許多國外企業均出現了現金鏈斷裂的情況,直接導致礦業經濟轉向了低迷。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國家均采取了保證礦業領域正常運轉的有利政策,這也為陝西省礦業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以及實現全球資源分配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遇。陝西省礦產品企業必須盡快適應環境,努力抓住機遇,與周邊國家實現共贏。

(二)金融危機促進了“買方市場”出現

金融危機促進了“買方市場”出現,這為我國獲得境外礦產資源主動權創造了條件。金融危機導致礦產品價格持續下降,很多對於礦產品依賴性很高的國家,經濟收入受到了很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占有重要資源的發達國家希望借助資源開發利用以增加社會的福利,並且積極地為礦產資源尋找新的市場。另外,我國是國際市場大宗礦產品的主要消費國,是世界上礦產品生產的主要目標市場。所以,在金融危機促進形成的“買方市場”背景下,中國毫無疑問地獲得了境外礦產資源的主動選擇權,這也為陝西省礦產品企業獲取價格談判話語權創造了機遇。

五、擴大礦產品貿易、促進陝西省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礦產品進口滿足了國內各項基本建設對資源性產品的需要,轉口貿易由於具有破解不同國家間貿易壁壘、降低交易成本和不用繳納關稅和增值稅等諸多優勢,近年來在全球貿易中發展迅猛。為強化陝西省應對國際經濟環境變化下對外貿易經濟結構合理調整、在保障經濟快速可持續發展下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對擴大陝西省礦產品進口及轉口貿易發展、促進經濟發展提出以下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