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區域化的風險及對策研究
貨幣政策
作者:王帥
【摘要】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以美元為主的現行國際貨幣體係遭到質疑,在此背景下,人民幣國際化被提上日程,而普遍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應走從周邊化到區域化,再到國際化的這一過程,因此,研究人民幣區域化問題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人民幣區域化現狀,接下來闡述人民幣區域化進程中的風險,最後提出解決的方法及對策。
【關鍵詞】人民幣區域化彙率形成機製區域貨幣合作金融風險
一、人民幣區域化的現狀
近年來,人民幣的使用範圍逐漸擴大,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然而人民幣國際化並非一蹴而就,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選擇上應先從周邊化開始,逐步走向區域化,再實現國際化。而針對中國目前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人民幣在周邊地區已經大範圍被用於貿易結算與金融交易中,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正在由人民幣周邊化向人民幣區域化推進。
人民幣區域化發展最快的地區就是亞洲,亞洲由於具備人民幣區域化的地理優勢,又具備實現人民幣區域化的貿易基礎。首先,在貿易計價結算方麵,我國與蒙古的邊貿結算隻用人民幣,在朝鮮的出口貿易中7.5%用人民幣結算,人民幣在朝鮮被稱為“第二美元”,在緬甸地區,貿易結算基本使用人民幣。其次,在金融計價方麵,國家開發銀行於2007年6月27日起在中國香港發售首隻人民幣債券,開啟了人民幣在金融領域的計價結算之路。2013年4月,中國工商銀行在新加坡正式啟動人民幣清算行服務,新加坡成為繼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之後的人民幣離岸清算中心,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迅速發展。再次,在政府層麵,中國與日本、韓國、菲律賓、烏克蘭、澳大利亞、蒙古等國簽署了本幣互換協議,促進中國與亞洲各國的貨幣金融合作,大力推動人民幣在亞洲範圍的區域化。
二、人民幣區域化進程中的風險
(一)彙率風險
一國貨幣能成為區域貨幣,被其他國家所接受,彙率穩定是必不可少的。人民幣在區域化進程中,必然會擴大外界對人民幣的需求,引發人民幣升值及人民幣彙率的短期波動,這勢必會對人民幣彙率形成機製產生影響。而且,隨著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在人民幣離岸市場中受人民幣的供給與需求的影響會產生一個彙率,而這一離岸彙率會影響人民幣在岸彙率,衝擊在岸市場的人民幣供給與需求,這些都會引起人民幣彙率的波動。
(二)資本項目開放的風險
人民幣要想成為區域關鍵貨幣,實現人民幣區域化,其資本賬戶的開放是必然的,目前,我國部分資本項目已實現對外開放,除此之外,其他資本項目何時開放,以一個什麼順序開放,成為在人民幣區域化進程中必須麵對的問題,如果貿然的開放,或者開放的時機不對,勢必會對我國的國際收支平衡產生影響,引發國際熱錢的衝擊,對我國金融秩序的穩定造成影響。
(三)調控監管難度加大
人民幣如果成為區域關鍵貨幣,並且擴大人民幣在區域內國家的使用範圍,人民幣的彙率勢必與區域內其他國家的利益息息相關,這會加大其他國家對我國經濟、貨幣政策的幹預,我國金融政策的製定就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缺乏政策製定的獨立性與自主性,削弱了我國對自身經濟的調控及監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