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助推綏芬河綜合保稅區經濟穩健發展的思考
金融與經濟
作者:曆曉君
【摘要】黑龍江綏芬河綜合保稅區是目前中俄邊境地區唯一的綜合保稅區,將中國、俄羅斯、日本及韓國等地的經濟要素聯係起來,充分利用綏芬河市地緣優勢,增加進出口產品量、金融結算量和貨值量、以至帶動整個通道沿線的經濟開發,建設成為東北地區國際貿易中心。作為綜合保稅區口岸——綏芬河市,2012年的發展總目標是:領跑延邊開放,加速升級跨越,開創國際商旅名城建設新局麵。
【關鍵詞】金融服務經濟發展措施建議
一、基本情況
綏芬河綜合保稅區是2009年4月21日經國務院公函批準設立的我國第六個綜合性保稅區,也是東北地區唯一的沿邊陸路綜合保稅區。2010年8月,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圓滿完成了一期1.2平方公裏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了國家十部委的聯合驗收;同年12月22日首批貨物順利通關。二期工程完成0.6平方公裏,尚未驗收使用。截止2012年6月中旬,綜合保稅區共建成標準化廠房33萬平方米;綜合保稅區共建成標準化廠房26萬平方米;保稅區固定資產投資投資3.6億元;入區注冊企業共計120家,其中物流企業15家,貿工一體企業20家,對外貿易企業78家,谘詢服務企業7家。據保稅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預計2012年底綏芬河綜合保稅區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將達到5.6億元,財政收入2.5億元,實現引進各類資金1.4億元,入區企業將達到250家,過貨量50萬噸,實現貿易額2.5億美元,將對黑龍江省對外開放及沿邊經濟發展及輻射東北亞地區發揮重要窗口作用。
二、保稅區金融服務情況
綏芬河綜合保稅區一期已於2010年8月31日通過國家驗收,目前已正式通關運營。為了保證綏芬河綜合保稅區的順利運行,綏芬河市人民銀行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務。
一是特為保稅區設立了綏芬河綜合保稅區金庫,為了充分發揮綜合保稅區對綏芬河市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綏芬河市支行國庫以快捷、高效、優質服務為目標,加大金融服務力度。特別為保稅區企業三項特色服務,即專人解答、現場指導、實時谘詢,保證企業在順利完成基本賬戶審批、各征收部門協調、繳納稅款等環節。此外,還協助保稅區財政部門做好庫款支撥、退庫、更正等工作,充分發揮了了國庫服務職能。自建庫以來,累計為財稅部門提供收納清繳收入2055筆,金額6.21億元;辦理撥款退庫209筆,金額7.98億元。
二是設立外彙服務窗口,為區內企業提供政策谘詢和服務。根據綏芬河綜合保稅區的功能定位和發展前景,依據外彙業務的工作需求,外彙局在保稅區設立了外彙管理二部,為區內企業提供政策谘詢和服務,方便、快捷地為區內企業提供高效管理和服務。2011年,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貨物總額26萬美元,其中,出口7萬美元;進口到貨19萬美元。2012年上半年,進出口貨物總額25萬美元,同比增長1155%。其中,出口13萬美元,沒有進口到貨;2011年,保稅區外彙收支總額606萬美元,其中,出口收彙29萬美元;進口付彙577萬美元;2012年上半年,收支總額180萬美元,同比增長15%,其中,出口收彙34萬美元;進口付彙150萬美元。截至2012年上半年,已有32家綜合保稅區企業辦理了特殊經濟區域外彙登記證,11家綜合保稅區企業在外彙局辦理名錄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