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欠發達地區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難點探析
金融與經濟
作者:王瑞鋒
【摘要】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是促進“三農”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金融支持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可以很好的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為“三農”事業的開展提供便捷的資金支持;隨著金融支持力度的不斷深入,支持的範圍和深度也在不斷擴大,取得的良好成效也逐漸改善著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但由於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局限性,組織內部結構的欠缺性,導致金融支持中存在著一些難以避免的問題,金融支持方式方法的有效性也難以充分發揮。我們以甘肅省靈台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例,就金融支持欠發達地區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中存在的困難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金融支持欠發達地區
一、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現狀
靈台縣位於甘肅東部,陝甘兩省交界處,全縣土地寬廣肥沃,有耕地89萬畝,林地保存總麵積122萬畝,是隴東傳統的農業區,主要種植小麥、油料作物、林果、藥材等,油料作物主要為胡麻、荏籽、油菜籽等,林果主要為蘋果樹、核桃樹等,藥材主要為冬花、山萸、黃苓、柴胡等;養殖業主要包括牛、豬、羊、雞、兔、等家畜家禽飼養業。
該縣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大多分布在第一產業,隨著農業市場化、專業化和產業化經營進程的不斷加快,緊緊圍繞草畜、林果、藥材為三大主導產業,形成以農業為主體、以利益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以增收為目的運作模式。堅持“誰管理、誰受益”的經營管理原則,以助農發展、促農增收為理念,保持了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截止2013年6月,全縣累計建成農村專業合作組織10類68個;其中創建果樹專業合作社28個,產業投資2300多萬元,果樹種植總麵積達3.12萬畝,繁育各類苗木總麵積達1.1萬畝,林下養殖規模達到42萬隻。培養致富明星戶690戶,產業帶頭人560人,吸收2千多名致富能手加入各類專業經濟合作組織。
二、金融支持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所麵臨的難題
(一)意識淡薄、金融支持難以涉入
農村專業合作組織以農戶為基本的組成單元,但受傳統種植、養殖習慣的製約,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民往往認為“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在農業生產與農業加工中,意識觀念的淡薄使他們忽略很重要的資金來源渠道——農戶貸款,限製了銀行資金進入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渠道,製約了該組織生產規模的擴大,減弱了金融支持力度。
(二)固定資產少,融資難道大
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是農民互助合作性組織,不觸及農民的財產關係,與法人企業不同,部分合作組織不具有法人資格,無工商部門頒發的組織機構代碼證,合作組織內的各成員為經濟利益以個人名義參與該組織,且相互獨立,所投入的資產以個體形式分散在各成員中,沒有歸組織所有的固定資產投資,在與金融合作對接方麵存在著嚴重的障礙,合作組織主體不僅無資格承接銀行信貸支持,而且無可流動的固定資產用於抵押貸款,遠遠不能滿足獲取金融支持所要求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