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2 / 2)

(三)“逆向選擇”風險分析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完成,由於貸款利率水平的上升可能加劇信貸市場的逆向激勵和逆向選擇,導致貸款違約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這是因為在當前的金融市場上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普遍存在,造成借款人違約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商業銀行無法準確判斷哪位借款人違約可能性更高。隨著利率水平的升高,更多有著較高風險偏好的借款人會更願意向銀行借款,而有著較低風險偏好的借款人則可能退出向銀行貸款的行列,這就形成了借款人的逆向選擇。由於“逆向選擇”的存在,商業銀行的實際貸款收益將可能低於其預期收益,特別是對於部分預算約束軟化的國有企業,當它們麵臨在收益性和資金成本間做選擇時,往往首先考慮的是收益,而不是盡可能縮減成本。因此如果此類企業在市場占有的比例較大時,利率市場化將會給商業銀行帶來更大衝擊。

三、建議

(一)全麵推行利率風險管理

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利率波動的幅度和頻率將逐漸加大,利率風險管理在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處於核心地位。因此,中國的商業銀行一方麵要建立高效合理的利率風險管理機製,另一方麵要選擇合適的利率風險管理模型,同時還要靈活運用金融衍生工具等利率風險管理工具,加強利率風險的防範與控製。

(二)盡快提高金融產品定價能力

一方麵,商業銀行應依據自身資產負債管理的目標需要,建立科學的定價機製;另一方麵,要在借鑒西方較為成熟的定價策略的基礎上,研究金融產品的定價策略;同時,要開發成本加成貸款定價模型、基準利率加點定價模型等合適的定價模型,避免金融產品定價的跟隨性和盲目性。

(三)大力拓展中間業務

金融產品的中間業務由於有著高收益、低風險和收入穩定等優點,西方國家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普遍占全部收入的50%以上,因此中間業務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已經成為衡量商業銀行的重要標誌之一。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中國商業銀行應該進一步開發中間業務產品的品種,增加中間業務產品營銷的強度,避免對存貸款利差的過度依賴,全麵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和競爭力。

四、總結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發現,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存貸款間的利差將會縮小,從而影響商業銀行的總利潤,利率風險將會進一步擴大,綜合定價將會更為複雜。因此,利率市場化會對商業銀行產生重大的影響,對管理和風險控製能力的要求將會更高,中國的商業銀行業隻有充分利用利率市場化的契機,深化改革、開拓創新,才能提高自身綜合實力,為中國金融業的崛起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王兆寧.商業銀行市場利率風險分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1(05).

[2]胡芸,劉明彥.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趨勢及影響—基於國際經驗的分析[J].銀行家,2011(05).

[3]胡波,張其聯.論利率市場化與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J].商業文化,2011(04).

[4]楊誌群,楊劍鋒.淺析利率市場化改革中商業銀行經營策略的轉變[J].金融經濟,2011(04).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