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國利率政策效應的影響因素
不同的利率政策將對居民存儲帶來很大的影響,在利率較高且持續上調的環境中,居民更願意將錢存儲在商業銀行來得到利息。如果存儲利率降低,居民更願意將錢花在日常消費中。利率政策也影響了經濟增長的速度,據數據資料對比分析,得到結果如下。實際利率增長一個百分點,經濟增長速度將提高0.879個百分點。所以利率的增長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速度,在經濟低迷時可以采取降低利率的方式來獲得較高的民間資金來促進經濟複蘇。利率政策對就業也會產生不小的影響,其具體操作方法是央行提高存貸款利率使得企業增加投資,而企業增加投資就業的機會必然會增高。利率政策與彙率也存在著相互影響,當利率提高,投資消費便會減少,抑製了進出口貿易,使得本外幣彙率降低。同時本國利率上升,國際投資者將會注入資金,從而本幣彙率得到提高。
四、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政策效應分析
人為的管製利率並使其降低,不僅沒有使得資金得到壓低以促進資本積累,反而居民會將資金用於其他的投資渠道,使得資本積累更加困難。但如果央行對於利率的管製放寬,銀行提高利率來達到資本積累的目的。央行對於存貸款利率的管製會使得銀行對於存貸款產生決策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銀行的利益受損,但如果央行放寬對存貸款利率的限製,銀行的經濟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銀行在資金的分配上,是綜合考慮投資的風險和項目收益以達到最大效益。利率市場化的改革讓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得到資金的支持,使得銀行的經濟效益得到提高。
利率市場化和利率政策效應兩者彼此聯係而且彼此影響,真是因為兩者相互影響的關係才會避免由於改革而造成的經濟低迷。
參考文獻
[1]劉雅然.中國利率市場化及利率政策效應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2011-10-01.
[2]王蕊.中國利率政策調整的效應分析[J].延安大學,2012-06-01.
[3]杜江浩.中美利率政策及其宏觀效應的比較分析[J].東北財經大學,2011-12-01.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