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的探討(2 / 3)

3.目標收益率也稱基準收益率,是企業或行業或投資者動態確定的、可接受的投資項目最低標準的收益水平;是投資決策者對項目資金時間價值的估值。目標收益率既受到客觀條件的限製,又有投資者的主觀願望。目標收益率表明投資決策者對項目資金時間價值的估價,是投資資金應當獲得的最低盈利率水平,是評價和判斷投資方案在經濟上是否可行的依據。

三、我國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現狀及策略

(一)我國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現狀

由於我國對貸款利率的長期管製,以至於我國的許多商業銀行對貸款定價均缺少實踐的經驗。

1.信貸決策機製中未包含貸款定價。我國許多商業銀行的貸款決策中主要衡量的是貸款客戶的信用等級和還貸能力,很少對貸款的低價進行精確的計算和討論,很顯然這種貸款的決策機製並不是科學和係統的。

2.定價係統沒有定量化。現在市場環境已經是複雜多變的了,一種靈活但精細的定價係統顯得尤為重要。完善黨的貸款定價係統中應當包含對業務管理的資金和非資金成本的量化分攤,同時包含對貸款項目的損失概率估計和客戶的信用量化評估。但是我國商業銀行長期屬於粗放型管理,複合型的特質讓其幾乎很難精確地將其經營成本分攤到日常的各項業務中。同時,我國商業銀行建立客戶信用評價體係的時間較短,貸款風險分類的起步和標準也很不統一,可供於量化分析的數據嚴重缺少,因而精確評估的能力很弱。

3.銀行貸款定價自主權有限。我國商業銀行一直對貸款研究定價的研究不太深入,其主要原因在於其貸款利率的升降空間較小,很難調動其研究的積極性。商業銀行在製定貸款利率的過程中,缺少相關的標準和規範,而這方麵的缺失也導致當前的利率浮動不能夠反映出客戶的實際信用和所貸款項目的運作風險。貸款定價中需要能夠反映出商業銀行自身承擔的風險,但我國商業銀行經常的做法是,在貸款需求旺盛時期不加區分地對所有貸款執行最大上浮幅度,而在貸款需求不足時,簡單對優質客戶執行最大下浮比例。這樣的貸款定價原則並不能夠做到信貸管理中貸款收益與所承擔風險相匹配的風險相補償,反而對銀行信貸管理很不利。

(二)我國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策略與結論

我國金融市場不完善,經濟情況極其複雜,必須從實際出發,在結合西方實驗結果的基礎上,多方麵設立特定的貸款定價策略。

1.建立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貸款定價模型

根據國內商業銀行的實際情況,基準利率加點模式更適應當前的客觀條件。西方銀行普遍實施的成本收益定價模式盡管對會計測算要求較高,但是這一模式以銀行客戶為核心,可以成為國內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的前進方向。因而,主要的國有商業銀行應以市場發展和客戶需求的基礎上,運用管理會計的方法,開發符合我國現有經濟狀況和商業銀行實際情況的貸款定價模型,以應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競爭。

2.建立科學的貸款定價機製

我國商業銀行建立的貸款定價機製應考慮以下四個方麵。

(1)市場價格是貸款定價的參考。任何一個貸款定價的模型得到的是一個定價區間,最終的價格應當是銀行和客戶間的談判博弈。這個過程中必須確保這個定價區間中的下限不被突破,同時盡量地接近市場價格,隻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在貸款業務中的市場份額和盈利水平的提高。

(2)資金成本是必須衡量的。追求價值最大化是商業銀行必然遵守的原則,但貸款所創造的價值是要除去資金成本後的稅後淨利潤,因此資本成本是貸款必須計量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