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問題
信貸管理
作者:陳 春
【摘要】發生於美國的金融危機波及全球多個國家,我國經濟發展也受到了嚴重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商業銀行要想穩步得到發展,必須要提高信貸管理水平,提升信貸風險應對能力,促使信貸業務健康發展。這些年來,國內商業銀行一直存在信貸資金過度集中地投入到少數幾個行業,使得放貸行業分布不均勻,對放貸的風險估計不足或缺乏估計、抵押物的價值缺乏準確地評估等問題。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金融行業,商業銀行必須要加強信貸風險管理和把控能力,不斷提高銀行內部控製水平,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和審計監督體係,嚴把信貸業務風險審核關,切實提高商業銀行應對信貸風險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金融危機信貸風險商業銀行
一、前言
美國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至今仍未徹底消除,也加深了人們對金融風險的認識。隨著市場競爭不斷加劇,企業要長期生存發展必須要提高經營風險管理能力。商業銀行作為貨幣儲蓄和放貸部門,具有高負債性和高外部性經營的特點,這就要求其不僅要注重經營利潤的提升,更為緊要的是要防範信貸風險。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商業銀行肩負著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重大使命和責任,經營風險也很大。因此,本文將深入分析當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成因,找出其主要影響因素和作用機製,以為商業銀行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指導性的建議。
二、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主要表現
(一)放貸行業分布不均勻
最近幾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我國房地產業、貿易業、交通通訊基礎設施投資進入快速發展軌道,商業銀行信貸資金也不斷集中投入在這幾個行業,行業過於集中化。根據發達國家發展經驗,個人房貸信貸風險爆發周期為三至五年,我國個人房貸業務是最近4年來才發展起來的,也就是說當前我國個人房貸業務進入了風險多發期。同時,更早時期商業銀行發放給房地產企業的貸款,也可能因為房地產市場波動增大而無法按期收回的風險。
(二)對放貸的風險估計不足或缺乏估計
從當前國內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評估案例看,大多數銀行都沒有建立一套完善的信貸違約概率估計和違約損失估計體係。國內商業銀行在信貸風險評估方麵,例如在總體結構、等級結構、評級程序及信息收集等方麵管理漏洞較多,信用等級評價方法過於粗放,有些商業銀行將客戶信用等級分為四個級別,而根據巴塞爾協議規定至少劃分到八級才比較合理,而且每個信用級別都應該細分為略升和略降,例如AAA+、AAA-。在當前商業銀行粗放式信用管理體製下,在宏觀經濟發展平穩的時候並不會出現太多問題,但是一旦遇到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就會給商業銀行造成巨大的壞賬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