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商業擔保公司風險管理與控製分析(2 / 3)

2.風險的滲透性與自擔性

商業擔保公司在其運行中,不但受其自身風險的影響,而且金融企業以及財政部門的風險也會滲透進商業擔保公司的運營風險中去,一旦這兩方麵有所變故,商業擔保企業的風險就會隨之上升,所以,一旦這三者的某一方出現較大的問題,剩下的兩方都會受到影響。商業擔保公司的風險是自負盈虧的,它是通過風險的承擔、風險的分散實現盈利的,一旦無力再承擔風險就隻能以倒閉而告終。

3.風險收益的不對稱性

商業擔保公司在進行擔保業務時,並不都是理想狀態下的擔保高風險取得高收益,承擔小風險自然就帶來小收益,由於受外界經濟環境,例如:貨幣政策、銀行利率等方麵的影響,多多少少會受到一些政策製度的製約,呈現風險收益的不對稱的特性。加之,商業擔保公司在進行風險擔保的過程中並不能夠極盡的接觸到那些經濟效益好的大企業,采取高的收費標準。而是主要麵對那些中小企業,這樣的企業經濟運營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經濟風險,經濟運營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和波動性,更加的加重了商業擔保公司風險收益的不對稱性。

二、影響商業擔保公司運營中的風險的主要因素

能夠對商業擔保行業構成影響的因素實在是比較多,尤其是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各行各業競爭不斷加強,而經濟的波動又較大的情況下,商業擔保行業所承擔的風險與日俱增,如果不能對商業擔保行業運營中主要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那麼商業擔保行業就很難在整個經濟社會中站穩腳跟,抓住更大的機遇,迎接更為激烈的挑戰。能夠影響商業擔保公司運營風險的主要因素有:

(一)經濟政策環境

經濟政策大環境對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有較大的影響,同樣,對商業擔保行業的影響之大也不在話下。一旦經濟大環境有所變動或者政策指向發生變化,對於商業擔保單位而言,不穩定性增強,波動性上升,風險指數飆高。加之,我國的法律保障體係還不是很健全,還沒有專門的、針對性和限製性較強的法律對該行業的發展進行恰當有力的規範,即便是有一些地方性的保護文件,但是立法層次普遍不高,甚至有的相關律文之間還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就不能從本質上降低商業擔保公司運營的風險。另外,我國市場經濟中,誠信觀念缺失,社會的信用環境較差,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況普遍不高,這也增加了商業擔保公司運營的風險性。

(二)製度建設和風險管理能力

商業擔保公司是通過對風險的承接和操控實現盈利的。因此,商業擔保公司內在的製度建設對於整個公司的運營而言就顯得十分必要。嚴格的內在製度能夠及時的對風險進行掌控和調解,以做到及時的分散風險。為了獲得較高的經濟收入,多數商業擔保公司在風險管理控製製度還不健全的情況下就貿然承接較大的貸款擔保業務,造成了經營風險隻高不低。加上,本身對於風險的管理能力就不足夠,管理技能和水平始終得不到切實的提高,我國許多的商業擔保公司給自己埋下了很大的風險隱患,使經濟損失增大,阻礙了其進一步的發展和進步。

(三)擔保公司狀況

擔保公司的財務狀況是影響其運營狀況的重要影響因素。當擔保公司的財務狀況良好時,它就越有能力吸引更多的、更大的擔保單,這就是一個累積作用,當它吸引的擔保單越多的時候,它的財務運行狀況也就越好,抵禦風險的能力也就越強。另外,商業擔保公司的人員素質水平對於公司的運行也有著直接的影響。擁有專業技能和道德素養較高的業務人員,就能提高業務水平,確保公司業務運行有序,避免在經營運行中以權謀私現象,保證運行正常。在商業擔保公司運營中能否進行正規、專業的業務操作,減少由於操作不規範而造成的各種經濟損失和無謂風險,另外如果對被擔保公司了解的不透徹,從而做出錯誤的決策更加的增加了公司運營的風險。

(四)與銀行之間的關係

商業擔保公司與銀行之間還未形成足夠牢固的、能夠長期合作的協作關係。商業擔保公司雖然與銀行有著最為直接的聯係和密切的關係,然而,在合作地位上卻存在較大的差異,商業擔保公司要承擔絕大部分的風險,銀行對於風險的承擔卻極少,這種權利義務分配極端不平等的現象增加了商業擔保公司運行的風險。另外擔保的合同如果不極盡規範、標準,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加之有的合同需要擔保人承擔全部的風險,這就又增加了商業擔保公司運營的風險性,為其長遠運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