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產業集群視角下保定市中小企業融資策略研究(1 / 3)

產業集群視角下保定市中小企業融資策略研究

資本市場

作者:李曉光 高占軍

【摘要】實踐證明中小企業對我國經濟的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產業集群是促進中小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然而,在產業集群的發展過程中,融資難一直困擾群內中小企業的發展,調查表明集群融資是解決融資難的一條有效途徑。本文通過分析集群融資對企業的促進作用,試圖根據保定市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的特點構建適合其經濟發展的集群融資體係,力求解決企業在集群化發展過程中的融資難問題,促進保定市產業集群的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集群融資融資體係

實踐證明中小企業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產業集群是促進中小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然而,在產業集群的發展過程中,融資難一直困擾群內中小企業的發展。保定市經濟發展的特點在各類產業,亮點在集群。產業集群是保定經濟的明顯特征,據保定市中小企業局民營企業調查報告顯示,到2011年底,保定市年營業收入5億元以上的各類產業集群發展到39個,如保定市的新能源及能源設備產業園,中國藥材之鄉安國、中國毛毯之鄉高陽、中國合成革產銷基地高碑店白溝等,其中年營業收入10億—50億元的產業集群發展到11個,50億元以上產業集群6個,100億元以上產業集群1個,全部產業集群年營業收入達到1644億元。以產業集群為依托,不斷深入發展中小企業集群融資模式,將大大有利於解決群內企業融資難問題。

一、集群融資方式對中小企業的促進作用

保定市中小企業發展同樣麵臨著“融資難”的問題,其根本原因也是交易成本高與信息不對稱,集群融資模式有利於這些問題的解決。所謂“集群融資”是指以區域產業集群為基礎,以集群整體核心競爭力為保證,群內企業從金融機構籌集資金的行為所形成的融資機製,也就是運用集群優勢增強企業融資能力。集群融資對中小企業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以下方麵:

(一)產業集群可以降低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的信息不對稱

通常每個集群產業的發展目標都非常明確,同時也樂於對外發布集群企業的信息,由此可以促進金融機構對產業集群前景的了解,降低金融機構與群內企業的信息不對稱,從而為群內的中小企業獲得金融機構貸款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例如,保定市的新能源及能源設備產業園擁有光電、風電、節電、儲電、輸變電及電力自動化六大產業,隨著產業集群的發展,世界光伏產業領軍企業英利集團、中國風電設備製造業龍頭中航惠騰等一批新能源企業逐步成長為集群內的領軍企業。這些龍頭企業的湧現充分向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展示了產業集群的經濟實力,提升了群內企業信息的透明度,為整個集群獲取資金支持作出了貢獻。自2012年以來,國家科技部承諾連續3年對“新能源及輸變電產業集群”項目提供總計近1億元的資金支持,同時該集群還爭取到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98項,國家集群專項資金共7235萬元。通過對產業集群發展前景的了解,金融機構可以加深對群內企業的了解,從而大大降低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二)產業集群有利於提高群內中小企業的信用程度

信用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企業融資的基礎。由於群內企業都是隨著產業集群的形成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因此各企業之間的依存度非常高,而且各個企業之間也非常熟悉和了解。因此,金融機構可以借助產業集群輕易了解群內企業的真實信用程度。因為企業各種經濟行為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之上。一旦群內某一企業違約、失信,將很難在群內生存和發展。可見,這種無形的聲譽機製,有利於群內企業良好信用的形成,大大降低了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增強了企業的融資能力。

(三)產業集群更易獲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產業集群是各地方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在產業結構調整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產業集群相對於獨立企業更易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導,群內企業也將比較容易得到地方政府各種優惠政策的支持。例如,針對新能源與輸變電產業集群的發展,保定市政府特別製定引導政策,推進3個“1+1”技術創新工程,即鼓勵群內每家中小企業找準一家領軍企業對標、同時與一個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幫助企業引進一個戰略投資項目,由此逐步提升群內企業的競爭力,培育出一批規模效益高的科技型企業,帶動整個產業集群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