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歐元區各國共同努力
通過發行歐元共同債券共同擔負起相關債務,並著手建立有共同貨幣、統一財政機製的聯邦製。本人認為這是一種看似有希望的方法,但是實施起來難度極大,各國危機情況不一樣,對歐債危機的看法也不盡相同,致使其步調很難達成一致,這種情況在短期內發生的可能性也較小。
四、中國救助對歐債危機的作用
歐債危機前的中國已經進入了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國經濟處於選擇發展方向的重要時刻,歐債危機不可否認地影響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所以我國必須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來應對歐債危機帶來的影響。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方式進入轉型期,我國貨幣總量增長速度在不斷減慢,這就證明我國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發展方向是正確的,我國經濟將會穩步地發展,進入健康發展的軌道。我國頒布的一些政策在一定程度減輕了歐債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中國深化改革和全麵開放,經濟地位不斷上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保持世界經濟平衡是我們現在最明智的選擇,歐元區國家因危機而經濟衰落,到那個時候,美元在世界經濟市場中一枝獨秀,勢必製約我國經濟的發展,國際貨幣體係保持美元與歐元共同主導的局麵,顯然對於中國保持可持續的高速增長是有利的,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對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和國際貨幣製度的改革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倘若歐元區解體,國際貨幣將再度回到美元主導的時代,這是中國快速和穩步發展的又一障礙。歐元區國家得不到外部救助,實力削弱了的歐盟區國家在國際經濟市場中就不可能動搖美元主導地位,這間接地減少了鞏固和強化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中地位的可能。選擇合適的方法和政策,對發生債務危機的歐盟區國家進行救助,對於我們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五、結論
顯而易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得到了質的飛越,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且已經積累了三萬多億美元的外彙儲備,隻要歐洲擺脫經濟衰退,歐債危機就會很快過去。而中國幫助歐洲盡快擺脫債務危機和經濟衰退真正有效的辦法,是加大與歐盟諸國的貿易和實體經濟的投資。這就牽涉到歐洲國家與中國的相互合作,歐元區國家現在應該拿出更大的合作誠意,用中國需要的高新科技與技術來吸引中國資金的投入。
現在對於中國來說,希臘以及整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尤其在投資方麵。歐盟各國與我國已成為經濟利益共同體,在不損害我國利益和經濟的條件下,中國作為救助方在互惠互利的條件下給予歐盟各國寬鬆的政策或是經濟上的幫助,一榮俱榮,我國經濟會得到質的飛越和意想不到的結果。
參考文獻
[1]索羅斯.歐元崩潰將致全球大蕭條[N].深圳商報,2011-08-19.
[2]鄭聯盛.歐洲主權債務問題:演進、影響與啟示[R].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研究中心內部研究報告,2012-2-12.
[3]謝世清.曆次主權債務危機的成因與啟示[J].金融監管,2011(04).
[4]周逢民.歐債危機最新進展及未來走向[J].銀行家,2012(01).
作者簡介:侯小芳(1982-),女,漢族,湖南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在職研究生。
(編輯:龍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