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投資中的大眾心理學(2 / 2)

以上討論的都是有關大眾無知的話題,其實大眾還有另外一個顯著的特性。同樣由於大眾是由眾多個體組成,大眾對於所有事件的記憶是非常短暫的,大眾不可能從曆史事件中吸取經驗教訓。比如即使九一一這種重大事件,對於美國人民,特別是那些在事件中失去親人的人來說,這件事情是永生難忘的,可以說九一一事件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難以磨滅的記憶。但是對於大眾這個巨大的群體中的大多數個體,九一一事件沒有直接影響到它,九一一事件可能還不如他(她)的一次失戀更讓他難以忘懷。下麵推出“胡思亂想大眾心理學樂水第二原理——大眾是健忘的”。

曆史上泛起過那麼多巨大的金融泡沫,有的甚至影響到全國的人,比如鬱金香泡沫、南海泡沫,比如東南亞金融風暴,但是對於大眾來說,這些記憶都是短暫的,可以忽略的。比如東南亞金融風暴讓廣州的市民感覺到了香港地產崩盤的可怕,因此長期以來廣州房價較全國很多地方房價理性得多,但是全國大多數人沒有這個記憶,或者即使有也不會很深刻,因此出現我一個澳洲同學在澳洲買的別墅比在武漢買別墅還便宜的事情。但是其他地方房價的不理性,反過來又會影響廣州大眾的心理,他們房價的理性反而變得不正常了,這樣廣州大眾又要從眾,因此廣州房價又變得和全國房價一樣“正常”了。

大眾的無知和健忘,再加上有利益集團在其中煽風點火,所以我們不能期待市場是理性的,將來市場的泡沫或者極端低估依然還會反複出現,曆史的劇院總是在更換劇目,但真實內容總是差不多。作為個體的我們,如果要避免出現和大眾一樣的結局,我們就要變得不那麼“大眾化”。我們要避免無知必須做到兩條,一是增加知識幫助我們進行理性思考;二是恪守能力圈,因為在圈子外麵你就是無知的,和大眾無異。至於健忘,交警大隊教育交通違規者的方法我覺得比較好,就是讓他們觀看車禍慘劇的照片,在他們的心理上烙上深深的印記。作為投資者,我們可以經常翻看一下曆史上由於市場泡沫而破產的悲慘描述,以作警醒。當我們真正能夠進行獨立於大眾的思考之時,盈利將會隨之而來!

雪球用戶評論

@新老宋:

偉大的哥德巴赫猜想被樓主證明了。這是股市存在的基礎。我讚美樓主聰明的大腦。大眾是無知的股市第一定理,大眾是非理性的是股市第二定理,大眾受到權威欺騙是股市第三定理,大眾從眾自我強化行動的一致性是第四定理。大眾是健忘的是第五定理。

@俗人老子:

大眾的心理共振其實有時好像永遠不會破裂,比如說各種收藏品,因為眾人均一致認為它是很有價值的,就可以一直維持很高的價格,然而在對此無知無覺的動物世界眼中,這些卻是毫無價值的。所以隻要大眾的非理性一直維持下去,泡沫就不會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