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1 / 1)

白雲之鄉,知名投資人,發布於2013/06/08,原文鏈接http://xueqiu.com/3558500669/24091600

1.一些網友大概覺得反正保險股也不漲,何苦下功夫研究保險企業呢?其實,做大家都不願意做的事情,這就是在競爭中取勝的基本原則之一。道理很簡單,因為願意做的人很少,所以你去付出,就會比較容易形成局部優勢,就會在這個局部領域取勝。

2.研究過中國的保險股後,再研究“緊鄰參照物”友邦保險(港股1299)。相信一定會看出點門道。友邦保險的幾大客戶地區是內地、中國香港地區,泰國,新加坡等。看過它的財報,思考一下,也許你會得出點有意義的結論。

3.機遇留給有準備的人。在中國的保險業低穀,到底是機遇還是危機呢?

4.研究與買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沒有任何股票買賣的意思。我也沒有談具體企業,不想爭論。

5.其實,大家尊崇的老巴先生,就是做了一生的“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而且,至今不悔。每天踏著舞步,繼續做著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

@trithi :

白雲兄,你覺得現在哪些最值得做的事情卻是別人不願意做的?

像老股民那樣刻苦研究?像您這樣深度思考?

像格雷厄姆那樣自我拘束於安全邊際?

像索羅斯那樣去做別人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

還是像巴菲特那樣選好股長期持有?

@白雲之鄉:

這個問題有點難度,我試著回答一下:

1.我覺得在股市裏,最值得做的事情而別人不願意做的,是“低估自己”。據我觀察,來股市的人,絕大多數都“高估自己”,並且“預期過高”。

2.由於有這個思維基礎,所以在股市裏表現是經常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無論是判斷股市,還是分析企業。無論是做趨勢,還是做投資。同時也表現在各種文字探討和討論中。

3.其實,來股市的大多數人,從各方麵能力和經驗講,肯定遠不如史玉柱等企業家。但大多數人對於股市的期望,以及對於自己能力的評估則遠超史玉柱。

4.所以我個人感覺,來股市最應該做的,是降低對於自己綜合能力的評估,降低對於股市的預期。這樣,無論是采取什麼方法,都會把控製風險和虧損放在第一位。能在股市裏“保持不敗”,就是“常勝將軍”。

5.至於“一戰成名”的機會,總會留給有準備的人。能持之以恒的學習,不斷提高,不斷增加經驗,總會有一天把握住屬於自己的改變命運的機會。

@白雲之鄉:

1.這個帖子寫得不錯。對於希望自己通過創業,“打出一片天地”或希望通過做證券投資,實現“財務自由”的朋友,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因為這兩件事情,都是一個小概率的事情。不僅是天時、地利和人和,個人努力,還往往有些運氣成分。2.所以創業和投資,比較理性的心態,還是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降低預期,腳踏實地。即,讓自己的能力與近期目標之間的距離盡量小一點。隨著能力的提高,逐步調正目標。這樣,自己折磨自己的痛苦會小一些,一路上的風景也會有心情欣賞一些。

@唐納德回複白雲之鄉:

白雲兄,感覺創業成功的人(做到小賺)遠多於投資股票成功的。不知道是否認同?

@白雲之鄉回複唐納德:

1.如果做統計的話,我推測你的直覺是對的。如果講困難程度,創業的難度和付出辛苦大概還要多一些。

2.最大的差別,是股市裏做自己不懂的事情的人比例很高。所以輸錢的人,自然比例很高。

3.創業是認識自己最好的途徑。投資是認識世界最好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