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裏的愛情,你需要嗎?(1 / 1)

框架裏的愛情,你需要嗎?

寒假時,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則尋友啟示,很好奇便隨意點了進去。

剛打開頁麵時,就被一條醒目的標語所震撼,上麵赫然的寫著幾個大字:“高薪聘請一位女友過情人節”緊接著,底下是一大串的跟帖與回複。由於正值情人節來臨之際,所以這則廣告被放在了網站的顯目位置。看完帖子後,我感到很納悶,於是又重新瀏覽了一遍跟帖,上麵詳細的寫著女友要求,第一條:身高不得低於一米七,第二條:學曆要求本科或本科以上,第三條也是最醒目的一條就是需本人近照一張,然後是綴滿紅玫瑰芳香的四個大字“報酬優越”。

看完帖子後,我滿是狐疑地想撥打那個尋求者的電話,問問具體情況,以解我的滿心疑惑。可是,對於這種事情我向來是隻有三分鍾熱度的。這不前不久,跟要好的幾個朋友出去玩,一個朋友跟我談起了他在大學的一些趣事,讓我歡笑不已,然而在寒暄間總不免要涉及到兩性問題,畢竟,成年人之間還是有些許類似的。當我詭異地笑著問他有女朋友了吧,他苦笑地對我說:“哎,哪有那麼容易呢,沒合適的。”說著便納悶地窩了一肚子氣似地。見他這樣氣餒,我感覺觸及了他的軟肋。不過朋友之間,這種話語多半是開玩笑的,他也沒太在意,興致地又給我們講了很多這方麵的話題,我笑著迎合他的言辭,生怕怠慢了他的雅興。據他描述,進入大學前,很多事情他都沒有想過,總是很單純地思考問題。為此,對於愛情總是處於一種被動的地位,更別說有女朋友啦。聽了他的話,我笑著問他:“那麼有人追你嗎?”他微笑了著,然後斬釘截鐵地對我說:“當然有啦,隻是這相貌就不敢恭維啦。”說著,便給我講述了他的舍友,一位浙江籍帥哥,是怎樣連甩了幾個校花,至今還是單身一人的經曆。

好友的一席話,讓我支吾了好久。不過不無道理,想想自己,閑雲野鶴般的生活倒也自在。但偶爾還是識得人間煙火。記得在大學時認識一個非常優秀的學長,不僅學習一流,而且各方麵能力也是相當的好,不僅多次被評為省級,校級三好學生,而且還很受女生的親睞。不過,至今卻還是單身一人。同學們問他為什麼不談戀愛時,他也總是很無奈地說:“沒遇到一個合適的。”可是,縱觀那些給他寫過情書的,當麵表白的校花,班花們。他都一一拒絕。為此,我也常常笑著調侃他。

是啊,的確如此。感情是要以合適為基礎的。那麼合適要是以什麼為基礎呢?記得,最近看了一部台灣小清新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劇中男主人公李大仁因為女友MAGGIE的一係列男友標準,而最終選擇了退出。而最近幾年,隨著許許多多的婚戀節目異軍突起,很多當紅主持人,收視檔名聲大震。但思考一下,這樣在重捧下推出熒幕的感情或婚戀倒底有多少實際意義,不敢言語。至於所謂的社會焦點,我們該怎樣去思考。

那麼所謂的漂亮與醜陋是衡量一個好女人的標準嗎?很顯然不是。然而在今天的社會,所謂的合適為何卻多多少少被標準化呢?我想,不管是愛情還是其他感情,更多的是需要我們懂得珍惜,懂得知足,而不是所謂的合適或標準。那樣隻會讓我們限製在自我營造的框架裏,最終作繭自縛。